心里有些焦急。
想做大是好事情,可胖子不是一口吃的。
杜明海搖搖頭,示意女兒不要說話,看向了王青松。
而王青松則是在那里捏了捏眉心。
感覺壓力有些大了啊!
想了想還是說道:“這樣,我先去打個電話問問,看看能不能弄到,需要多少時間。”
他不知道能不能弄到。
而自己在這里只有三天半的時間。
得過去確認一下。
“好,隔壁有電話,王先生你可以隨便打!”
杜婉婷對著他說了一句。
王青松見狀搖了搖頭:“不用了,我去別地方打,這里打不了。”
說完,起身離開了。
見他這么說,杜婉婷以為是擔心他們偷聽,也就沒有去管了。
等人走了以后,關上門。
杜婉婷這才著急地說道:“爸,這樣會不會出事情啊!太冒險了。原材料,人工開支,這都是問題。”
杜明海搖了搖頭:“不會,為了出口配額的事情,我已經打了很多電話給國外的朋友,這個出口配額非常重要,我們用不掉的出口配額,還能賣給別的公司,保證我們每年的出口配額。”
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現在港島這邊來了這么多的人,這是一個機會,還記得你爺爺說過的一句話嗎”
杜婉婷搖了搖頭:“爺爺說了那么多,我哪里記得。”
杜明海拿出煙點了一根,抽了一口說道:“他說過,人,有人,就等于有錢!就看你怎么用了。只要我們能撐過這一年,就是龍入大海了。”
這話,讓杜婉婷皺了一下眉頭:“可是……那要是虧了呢”
杜明海不在意地笑了笑:“虧了還有什么比現在更糟糕的情況嗎”
隨后在那里喃喃自語地說道:“爸爸也在賭,就賭未來港島十年,不,五年之內紡織行業不會衰敗,那時候,爸爸就有能力摻合其他的行業。”
聽到這話,杜婉婷陷入了沉思。
說實話,她是做律師的,各行各業都有些了解。
港島的紡織業可謂是空前繁榮。
可是這份繁榮她也不能肯定能保持多久。
王青松坐著電梯,在中間停了下來。
出了電梯,沒有去別的地方,而是來到了樓梯這里,沿著樓梯向著樓下走去。
來到兩層樓之間的拐角,上下看了看。
隨后消失在了原地。
再次出現的時候,人已經在四九城的一個角落了。
出來以后,王青松琢磨了一下,還是在附近找了個酒店,拿著身份證登記入住。
兩百多的酒店,比那邊要好太多了。
沒有去管這里的裝修。
躺在床上,拿出手機在那里查詢著。
沒著急查縫紉機。
而是先查了出口配額。
當然了,搜索的自然是六十年代出口配額的事情。
看完以后,王青松這才明白杜明海為什么要這么多機器了。
因為出口配額太重要了。
六七十年代的港島,紡織業空前的繁榮。
但是這個空前繁榮的情況,卻很少允許外來新手插入。
倒不是說不讓這些人
做。
就是因為今年出口配額的事情。
除非是有實力的大廠子,否則小廠子只能依附在大廠下,被大廠吸血。
港島的紡織業已經飽和。
除非是品牌或者特別有名氣的,在港島有銷量。
否則想要活下去,只能出口,而小廠子沒有出口配額,只能用大廠子的出口配額,賺取那么一點點的利潤。
因為這些小廠子都是掛在大廠子
這樣只會讓大廠子每年都能保證他們出口配額的比例。
而小廠一直拿不到出口配額,或者只能一點一點地做起來。
這個就需要時間。
剛剛看到的一條新聞里,有人就靠著倒騰出口配額發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