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領著他坐到琴凳上,陳錦之才松開了手。
“加油。”
無視了旁邊工作人員的催促,陳錦之俯下身來摸了摸蘇成意的頭。
蘇成意點點頭。黑暗中看不清她是什么表情,但好像又大概能想象出來。
“各部門就位,三,二,一。”
倒計時結束,燈光首先打到了坐在鋼琴前的楚傾眠身上。
著一襲白衣的楚傾眠在聚光燈下,整個人看起來像一尊完美無瑕的白玉陶瓷。
她閉著眼睛,屬于鋼琴家的修長手指蹁躚,像是蝴蝶相伴而飛,美妙而輕快的音符隨之如同清澈通透的溪水般緩緩流淌而出。
蘇成意違反了節目要求,偏著頭兀自看著她的側臉。
反正這時候也沒人看自己,他這樣想著。
楚傾眠在彈鋼琴的時候,氣質就會變得清冷而矜貴,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讓人有些懷疑平日里元氣滿滿的那個她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的。
就像此時,臺下很愛歡呼的觀眾都為之而震撼,卻沒有一個人敢輕易出聲。
直到馬上輪到自己的段落了,蘇成意才轉過頭來,跟著閉上眼睛。
隨著鋼琴的節拍,他抬手拉弓引弦,同時感受到自己頭頂上的燈光在這時候亮起來。
二胡的聲音加入主旋律的一瞬間,方才屏氣凝神的觀眾們都禁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很多人都沒有想到,這兩種看上去八竿子打不著的樂器,合奏起來居然無比契合。
輕快愉悅的曲調聲在所有人心中勾勒出一副春日畫卷。
明媚春光下,草長鶯飛時。
了解梁祝故事的人都知道,這正是草橋結拜那一段的劇情。
兩人初初見面,遠山含笑,春水綠波映小橋。
英臺如籠中之鳥初得自由,山伯仰慕其志向高遠,兩人惺惺相惜,結拜為兄弟。
緊接著陳錦之一挽水袖,款款亮相。
在觀眾們驚艷的目光中,整個舞臺也就全部亮了起來。
她含笑轉身,像是早已習慣了這樣的關注度,緩緩開口唱道
“一個故事唱千載,梁山伯與祝英臺。
一雙彩蝶傳情愛,今日又向花叢飛過來。”
陳錦之的嗓子天生就該用來唱歌,如此婉轉美妙。
縱然練習的時候已經聽過很多次了,在舞臺上聽著還是又更加震撼了些,蘇成意忍不住在心里感嘆。
考慮到觀眾的接受程度,她沒有完全按照黃梅戲原本的曲調來唱,而是融入了現代流行歌曲的唱法。
事實證明她的做法是對的。觀眾們都比較年輕,愿意欣賞戲曲的是少數。
她這樣唱下來,雅俗共賞,全場沒有一個不被俘獲的。
隨著她唱完這幾句詞,合奏的曲調也跟著變換,逐漸變得活潑歡樂起來。
只因第一段初見的劇情結束后,便是梁祝二人在書院三載同窗,共讀嬉戲的劇情了。
一個是說古論今言不斷,一個是噓寒問暖口常開,轉眼三年容易過,匆匆春去春又來。
兩人同吃同住,英臺立了不少規矩。
夜讀二更熄燈火,晨起莫看我梳妝。
共讀要離三尺遠,專心致志習文章。
只許牽袖不攜手,再不可傻眉愣眼細瞧細看現輕狂
只可惜這些嚴格又細致的規矩之下,英臺依舊是情愫暗生,墜入情網。
題難解,情難舍,問花花無語,問水水無言。
然而小女子的心思柔腸百轉,山伯是一概不知的。
因此活潑的曲調中,偶爾也會流出一絲怨懟。
這時候陳錦之步伐一轉,神情跟著變換,顯出幾分男子的英氣來。
“英臺不是女兒身,因何耳上有環痕”
兩人共讀之時,梁山伯偶然發現祝英臺耳上有戴耳環的印記,因此疑心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