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燃起來,老爺子不緊不慢地從口袋里摸出一個老式煙斗,借了個火之后叼進嘴里,揮揮手趕人。
“不幫忙的上一邊玩去!”
“啊——”
這幫喜歡看熱鬧的小孩子自然不情愿地抗議起來。
嘉措站在原地,觀察了一下青煙飄散的方向,揮揮手將小伙伴都帶到背風處,便不會被煙熏到。
蘇成意勾起嘴角一笑,這小子能當上孩子頭頭,倒還是真有點小聰明在的。
雖然沒有正經看過制造風箏的流程,但是大約能猜到一部分。
竹條柔軟,回彈力強,想要讓它固定成需要的弧度,則需要借助火焰炙烤。
果然,老爺子拿起剛剛的竹條,雙手握住兩端用力彎曲,將中間的拐角固定成他需要的模樣。
接下來如法炮制,制作了許多根像這樣的竹條。
蘇成意舉著蠟燭,默默在心里記住竹條的大致長度和彎曲弧度。
這顯然就是在制作風箏的箏骨了,這是風箏能否正常飛起來最關鍵的一個步驟。
按照常理來講,為了避免等下扎接的時候尺寸出錯,應該是要在預定扎接處用尺量準做出記號方便拼接的。
但老爺子叼著煙斗,動作很瀟灑,顯然已經熟能生巧,并不需要這個丈量的步驟,大致長度他用手一比就有數了。
拼接起來之后,用棉線將其繃緊,燕子風箏最基本的骨架就出來了。
老爺子舉起風箏,瞇眼打量了一下,大約是覺得尺寸差不多。
蘇成意也跟著抬頭看了一眼,只覺得手工制品真是很有它獨特的魅力。
這個骨架扎好,就像是用鉛筆在草稿紙上畫了一只燕子的輪廓出來似的。
“大小可行?”
老爺子叼著煙斗,含糊不清地問道。
“正好。”
蘇成意聞言忙點點頭,疏忽之間蠟燭的燭淚續滿,落到他手指上,燙得有些發麻。
“行。”
老爺子轉過身去,將箏骨順勢擱置到木箱上,自己則抽出一張偌大的白紙,平鋪開來。
這就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了,顧不得煙熏,迫不及待地圍了上來。
老爺子用白紙覆在箏骨上,大致記了個尺寸,便又收回來,隨后用鉛筆大致勾了個燕子的輪廓。
“現在就上色么?”
蘇成意吹滅了蠟燭,下意識問道。
“早著。”
老爺子從盒子里拿出漿糊,用毛刷一刷,便開始照著方才預留出來的位置涂抹漿糊。
這個步驟看似簡單,實則很需要熟練度。
蘇成意只是在旁邊看,就大致能猜到如果是他來做的話,一定會這里漏一點,那里卻又滿出了一點,顯得很是丑陋。
將紙面糊上之后,又在最合理的受力點系上拴提線,這個風箏就很有形狀了。
“哇~”
雖然已經看過很多遍,但小孩子們還是發出一陣很捧場的贊嘆聲。
“這會兒才上色。”
老爺子轉身拿出顏料盒,一溜鋪開,顏色很漂亮,大概也是他自己調的色彩。
看到這里,蘇成意終于忍不住問道:
“老爺子,您以前就是專門做風箏的么?”
“怎么,想學啊?”
老爺子咳嗽了一聲,似乎是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