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人們相信一語成讖的宿命感。
但更害怕這種期望與現實的絕對相反,也是一種宿命。
事實是,王有才和王阿寶投身于命運的洪流,得到了第一種結局。
最初,王有才因為讀過幾年書,在他交出了身上的所有銀錢給當初村里人介紹給他的當地中介后,得到了一份當鋪的伙計工作。
盡管在新思潮的裹挾下,這家當鋪的生意也不算好。
但王有才還是很高興。
而王阿寶年輕,機靈,做了這街頭巷尾最常見的黃包車夫。
父子兩人對工作充滿了熱情、積極,每個月的薪水不算高,但對于沒見識的他們而言,仍覺得開心。
事情的轉折是王有才發現當鋪的掌柜居然偷偷克扣回扣。
老板每次過來巡查都在說利潤一日低過一日,再這樣下去得把這當鋪關了。
王有才內心掙扎了很久,掌柜平時對他并不好,幾乎所有的工作都是他在做,訓斥責罵幾句更是平常。
但王有才并沒有怨怪掌柜,他覺得當鋪這點活才哪兒到哪兒,再來雙倍也干得輕松。
但他不能接受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沒了。
于是,等到下次老板過來的時候,他就揭發了掌柜的惡行。
誰知道老板輕飄飄地看了他一眼,問掌柜“這是真的嗎”
掌柜直接倒打一耙,說是這新來的伙計手腳不干凈。
王有才愣在當場,手忙腳亂地解釋事情原委。
將昨日新收的鐘表價格和賬本上的價格報了一遍,并且說自己可以找來賣鐘表的那個人對峙。
掌柜惡狠狠地在一旁瞪著他。
就在王有才以為老板會欣喜于知道利潤更多的時候,老板擺了擺手,和掌柜說“這伙計你自己看著處理了吧。”
王有才震愕在原地。
老板走后,掌柜對他笑得陰冷“剛來幾個月就學會了告黑狀,還敢污蔑老子”
王有才嘴唇顫抖著“我沒有污蔑”
掌柜冷笑一聲“老板和我親眼所見,你這個人手腳不干凈,我會如實和你們順茂中介的老板說的。”
王有才整個人僵在原地,如墜冰窟。
他見識少,只覺得這個掌柜這樣做了他在上海便再也找不到工作了。
沒有人會信他,就連老板都不信他,順茂中介的人也不會信他。
他千方百計想要留住工作,卻恰好失去。
禍不單行。
王阿寶在街頭巷尾快樂、積極、熱情地當著一個黃包車夫。
他不同于其他黃包車夫的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其實很惹人喜歡。
才來這兒幾個月,他認識了一個美貌動人的貴婦人。
貴婦人出手闊綽,每次出門都會招來一堆黃包車夫的爭搶。
但她格外青睞阿寶,只要阿寶在,她都會選擇阿寶。
后來甚至和阿寶說好,每天讓阿寶固定時間送她來回。
或許她對阿寶只是單純的欣賞,畢竟有了些社會閱歷的人總是格外青睞身上有著如烈火熾熱的希望的、純粹的人。
但這引起了其他黃包車夫的不滿。
他們聯合起來擠兌阿寶,一有客人出現,他們就會一哄而上不給阿寶任何機會。
阿寶就只能去其他地方,他沒有能力和其他黃包車夫抗衡,卻也不怪那貴婦人。
甚至,見識太少、正值思春的少年,陷入了一個綺麗的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