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說著若是今日黃石山人也在此處會作何畫作的人,此刻雙眸滿是不敢置信“孔珂,你就是黃石山人”
據當時在場之人傳述。
孔珂唇角勾起一抹極淡的笑意,非常非常風輕云淡地對回了一句“抱歉,黃石山人的模樣可是讓仁兄失望了”
五歲之時就作下名詩,多年來仿佛沒有創作瓶頸地寫出了無數首膾炙人口的詩作,被諸國王侯將相都奉為佳作拜讀的孔珂。
和橫空出世,一手丹青令人如癡如醉、每逢墨寶現世千金難得的黃石山人。
竟然是同一人
一夜之間,這個消息傳遍盛京,傳遍大宣,隨著風聲、雨水、鳥鳴、人賀傳遍天下。
至此,孔珂在其生于人世之時,甚至追溯往前數百年,都是數得上號的文學大家。
大詩人,大畫家。
或許前面加上“傳奇”二字,也不會有太多異議。
也因此,無法因科舉入仕的孔珂,最終以另一種方式,以他自身世人無出其右的才名,另類入了朝堂。
楚深和,給這位大詩人、大畫家,封了三品的翰林供奉。
孔家想要這位后輩光耀門楣的愿望,殊途同歸,心想事成。
不過,據當時在一線的,親眼見證了黃石山人第一次露出真面目的人所言。
簡直覺得自己的人生觀都受到了震撼,過往所學皆無法表述那一刻的所思所想
楚深和在聽說之時,設想了一下如果自己在場會是何反應,當時的他也是只能想到驚喜震撼之類的詞語。
但到了現代
他大概覺得,兩個字足以形容
臥槽。
而且,因為后來相處甚多,對翰林供奉的秉性有些了解、并且內心不乏也有那么點惡趣味的他覺得。
如果用現代的又一個二字詞語形容
孔珂當日主動又不經意地卸下了那層馬甲,不就是“裝逼”么。
而且,是在大號小號,大詩人和大畫家兩者的聲名與號召力都鼎盛之時,合二為一。
大概就是兩個神格塑就了一場最高級別的裝逼。
而因為特殊才藝入朝為官的翰林供奉,在公務上確實是不太有事干的。
楚深和也不能指望一個依靠正常科考,連殿試都進不了的人去處理朝政大事。
便只給他派一些每逢佳節作詩作畫、偶爾寫寫獎勵的圣旨、編編文藝書籍的工作,大概最重的任務,就是讓孔珂編纂宣武名臣了。
因為,孔珂的文風多變,一身如松如柏的文臣氣勢,寫起歌頌贊美之語竟也能讓人心花怒放。
咳咳,雖然說,忠言逆耳利于行。
但是,沒有人不愛聽好聽話。
尤其,孔珂長了一張很有風骨的臉,但說話卻動人之極。
楚深和每次與孔珂說話,這人清清淡淡的語氣,卻能把他夸出一朵花。
與一眾臣子遇事只會說“陛下英明”的草率重復,一點都不一樣。
而楚深和知道孔珂的第三個身份,也就是馬甲二的因緣際會
就是他有一陣子頗為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的官員貪污案煩心。
本以為是場普通的貪污。
朝中大臣,總不能指望每一個人都清廉節儉,每個帝王心里也都有點數。
但是那場貪腐,越往深處查,越叫人心驚。
數額之多,牽涉人員之廣,叫幾位與他議政的內閣大臣都覺棘手,不知該如何處置。
孔珂見他煩憂,非常有作為一個“文學”吉祥物,要為陛下排憂解難的自知之明。
他竟然,連畫了十二冊的圖集
是非常可愛好笑的畫風,和現代的q版人像類似,給那些貪污之人各個設計了一個慘絕人寰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