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陛下,那首宣武大帝,我以后不唱了。”
畢竟,那首歌是因為他以為在大宣的上輩子只是一場夢。
而他對夢中的一切執念過深,才想要作成歌曲之后時時提醒自己勿要忘懷。
孔珂也不知道自己當時怎么就起了這樣的心思,就覺得不能忘記,不然一定會后悔。
但現在重新見到了陛下,知道了“夢”中的一切都是真實的。
他再看自己創作的那首宣武大帝就很不是滋味兒了。
畢竟,那是陛下的訃告啊。
陛下尚且在世,他卻去唱訃告,總覺得有些不吉利。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重新煥發生機、對未來充滿了蓬勃希望的翰林供奉,不再像上輩子猝不及防得知陛下崩逝后,好像所有的文思敏捷、靈感天賦都枯萎了一樣,再做不出什么所謂的訃告。
現在的他,又恢復了作為驚艷諸國文人墨客的自信。
又有了雖然從未說出口、但在心里自得的認知他的文采才華,就是世間第一
那個訃告,一堆華章溢美之詞。
美則美矣,毫無新意。
要贊頌陛下,他一定能創作出更好的
楚深和并不知道自己的翰林供奉在心里下定決心要創作更好的夸他的歌
他只知道,自己聽到這句話,也松了一口氣。
救命,他上輩子身為帝王之時若是聽見臣子的歌功頌德,都是勉力維持住面上的威嚴,實際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然后讓孔珂或者哪位大臣去私下提點一下那位不曉帝王喜好的一定是新來的臣子。
咳咳,夸贊之語,講究自然生動,委婉烘托。
否則,過猶不及。
“這個你自己決定就好。”他面色平靜地順著孔珂的話說。
然后,補充了一句,“我昨夜在演唱會現場,認真聽了每首歌,都非常不錯,如聽仙樂,心內暫明。”
“孔珂,我無比期待你更多的創作。”
成功t到陛下言外之意的孔珂差點沒笑出聲。
他從善如流地應下,豪情壯志道“陛下,臣努把力,爭取像在大宣之時讓大家都喜愛臣的詩作一般。”
“這一世,臣創作的歌曲定會唱遍神州大地,貫通南北,響徹全球。”
“讓您無論走到哪里,大街小巷,繁華都市或是小鎮人家,各行各業,所達之地所在之處,都能聽到臣的歌聲。”
他了解過了
在大宣之時,因為教育不夠普及,他創作的詩篇、畫作,乃至是通俗小說,欣賞傳閱的門檻相對來說是非常高的。
但在現代,歌曲卻是哪怕沒有讀過書的人都能瞬間喜歡上、甚至不由自主就學會了的。
他剛剛說的話,完全有可能實現。
上至耄耋老人,下到咿呀學語的孩童。
上至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
三百六十行,人人都能聽到他的歌聲。
怎么會有人不喜歡他的歌呢
孔珂對自己的才華,從來沒有懷疑過。
楚深和“”
哦豁,好大的口氣,好大的愿望。
他抿了抿唇,看著眼前的翰林供奉一身如松如柏的氣質好像披上了層金光,外露了鮮少現于人前的志氣昂揚。
嗯也不是什么不能完成的事吧,大概。
他笑了笑,只是糾正道“孔珂,時代不同,稱呼你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