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被收到了兒子消息的謝將軍再次包抄了。
殺敵五千,取敵首級。
也是謝將軍在那封捷報里寫上來的,自己的戰功。
然后,孔珂看了之后,覺得這一戰正好宣揚大宣國威。
但是謝將軍本身就是聞名諸國的虎將,打勝仗也是理所應當的事。
出乎意料的是年僅十二歲的謝小將軍的初出茅廬、初露鋒芒。
他文學創作的加工之魂熊熊燃燒。
反正都是父子,也不在乎這點兒戰功是誰的了。
把謝將軍的戰功移花接木一點到謝小將軍身上,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兒。
更能引起轟動嘛。
事實證明,他想的沒錯。
經過他的文學加工,謝小將軍天降戰神之名,比春風更快地吹遍了大宣的每個角落。
在謝將軍帶著謝小將軍班師回朝之時,謝小將軍的名聲甚至比謝將軍還要響亮。
據傳當日,盛京百姓夾道相迎。
稚子小兒當街高呼戰神哥哥,所有的閨中女子面帶薄紗,向街上投擲著自己的香囊、手帕。
至于現在孔珂說的,當年編的還是過于保守了
心領神會,楚深和瞬間門就想到了謝小將軍后來的一場戰役。
民間門的那些說謝小將軍是天降戰神的傳言還真沒說錯。
自從十二歲第一次上戰場起,在謝清時的征戰生涯中,開創了比他父親謝將軍更輝煌、可震瞎人眼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戰績。
在最初這個“以一敵五千”的離譜傳言過去四年后。
謝清時已經被楚深和封為了大宣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將軍,有了獨自領兵獨當一面的資格。
彼時,謝小將軍也就十六歲。
領兵攻打周國之時,有一場“真實”戰果也名震天下的戰役。
那是一場敵我差距無比懸殊的戰役,因為周國暗地聯合了周邊的幾個小國共同對抗大宣鐵騎。
敵國聯軍五十萬,大宣只出兵了十萬。
由謝小將軍領兵。
在大宣的援兵趕到之前,他必須死守住邊境。
然后,他再次兵行險招。
身為一個將領,帶了一個不到千人的小隊,準備深入敵軍腹地,擒賊先擒王。
反正嗯這個操作以正常行軍打仗的邏輯來看,是不能被人理解的。
但誰讓他居然真的成功了呢
居然真的如入無人之地一般,帶著小隊不知怎么做到的連夜奔襲百余里,將周國將領斬于劍下。
并且俘虜了周國的一個皇子
簡直是完全不將周國放在眼里。
咳咳,然后周國大軍就和瘋了一樣。
召集了能召集的所有軍隊,也不管前線戰事,下了死命令要追襲捉住謝小將軍。
謝小將軍在清碧峽被追上的時候,敵我力量對比,是三萬人對七百人
必輸局面。
那天,周國的軍隊,所有人都以為即將把這個大宣的天降戰神斬于馬下。
然后,此前半個月都沒下過雨的清碧峽突然發生了山體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