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正沖向了氣勢洶洶追擊而來的周國大軍。
反倒是無奈被逼近山體側翼的大宣七百人根本沒受到沖擊。
經過“天災”的周國軍隊瞬間門損失了一半人馬。
謝小將軍則帶著剩余的五百多人順勢逃走。
到了第二天,捷報傳回時讓所有人都不能理解的謝小將軍“腦子一熱”,看見敵軍損傷慘重,居然想要趁勝追擊,反守為攻。
這時,有一個消息跟著傳來。
周國軍隊駐扎之地,突發大火。
而且不是人為的,就是純粹的天干物燥,再次“天災”。
謝小將軍覺得天佑我軍,不再聽勸就輕裝上陣。
本就久聞謝清時戰無不勝大名的周國大軍在連續遭遇兩次天災后,軍心潰散,簡直覺得自己再努力對抗也是無用。
周國軍兵象征性地抵抗著,在謝小將軍單槍匹馬將他們的最大首領斬于馬下之后,甚至還呼出了一口氣。
直接原地投降了。
要知道,彼時的周國軍隊其實還有大幾千人
向幾百人投降。
這場寫在史書上,會讓周國顏面掃地的戰役,徹底成就了謝小將軍的輝煌戰果。
比起那個充滿傳說色彩的“以一敵五千”也差不多了。
甚至,這次戰役的傳言,孔珂都不需要過多加工了。
“上天庇佑”這樣的充滿著神奇卻真實的因素,徹底為謝小將軍披上了前無古人的戰神風姿。
也正是此時孔珂說他覺得自己編得還算“樸實”的原因。
楚深和與自己的翰林供奉對視了一眼,腦海中就不由想到了那個面容猶還稚嫩、但身量已經高得像個成年人的謝小將軍每每聽到傳言緊皺的眉頭,苦惱羞恥而漲紅的臉。
謝小將軍在戰場之上令敵軍聞風喪膽。
但每每回到盛京,面對滿朝文武,尤其是幾個文臣能將他夸出一朵花來。
再去大街上聽聽說書人和隨處的路人,完全夸大其實的口口相傳。
比如最初的以一敵五千,后來的天神之子、擁有呼風喚雨之神功,單槍匹馬敵萬軍,擁有王霸之氣讓敵軍看到他就主動投降不敢有絲毫冒犯
他飛揚的眉眼都高興不起來。
他覺得自己已經很厲害了,但是卻被傳得比他自己本人更厲害。
就感覺想要嘚瑟、討賞的心顫顫巍巍地被壓了回去,再冒不出一點頭。
誰懂啊
這種想要炫耀,但是傳說中的“我”、別人以為的“我”實際比我更厲害了的憋屈感。
當然,作為帝王。
楚深和是少數知道真相之人,論功行賞還是一一落到了實處的。
盡管這也不妨礙他念著命宮人去民間門搜刮而來的“離譜”傳言去調侃自己的小將軍。
最離譜的是民間門的傳言越傳越廣,傳到周邊小國之后似乎是更換了個樣子
那是在大宣確實已經打贏了周國之后。
卻沒想到新年之時,除卻原周國的現首領、周邊幾個附屬小國前來進貢。
居然有幾個大宣從未接觸過、只是戶部尚書打通了經商之路可能有所耳聞的沙漠之外的小國帶著他們當地的特產也來進貢了。
彼時大宣的滿朝文武都一頭霧水,楚深和也是摸不著頭腦,他甚至對這幾個小國的名字都沒聽過。
這幾個小國的帝王對著大宣的官員熱情友好,誠意十足。
直到在除夕晚宴上,這幾個部落的首領在看見謝小將軍的一剎那就沖了上去。
不開玩笑,如果不是為了不破壞兩國邦交,謝清時差點當眾就要拔劍自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