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今日來到我是唱作人的錄制現場,她完全不否認,前面的八首歌以她的目光來看,非常不錯,是好聽的音樂。
但要說給她觸動,還不如現場濟濟一堂萬眾歡呼的氛圍帶給她的震撼更大。
因為這樣的氛圍,有種人海茫茫中,我們今日歡聚一堂的奇妙緣分。
待到曲終人散,空寂茫然。
又有種燈光亮起,人山人海被映在大屏幕上,如此歡樂,好像盛世之姿。
國泰民安,安居樂業。
蘇荷覺得這樣的氛圍真的棒極了,讓她心里涌起莫名而強烈的感動,在思考該怎樣提筆留住此間感受。
直到,孔珂登場。
直到,這首讓她完全沉浸其中的戰金刀響起。
該怎么形容呢,從她的目光被場上的編鐘吸引的那一刻,從她的聽覺被清冷而有質感的嗓音拉入了戰場的那一刻,她就出不來了。
她不知道其他人聽到這首歌是什么感受,但她作為一名文字工作者,擁有極高的共情能力與畫面創作力。
她幾乎聽完前奏,聽完兩句歌詞后,就確定了,這是戰場。
這是一首對戰爭的贊歌。
從臺上這個唱作人的第一句歌詞開始,就讓她無法拒絕的,將她拉入了那個金戈鐵馬的廝殺地。
那是太過宏大的場面,讓人觸目驚心又熱血沸騰的場面。
這首歌的第一段,在回憶,回憶這場戰爭的慘烈。
那是鮮血淋漓的殘酷,馬革裹尸的壯烈。
她好像看見了無數人馬嘶吼著為自己鼓足勇氣。
初次迎戰的小將顫抖著的手舉著刀刺破敵人的胸膛。
為首的將軍單槍匹馬、萬夫莫開。
吹著沖鋒號角的將士鼓點聲愈發密集,舉著赤旗的人立于馬上身中數箭仍筆直站著
她好像感受到了,這是一場敵我懸殊的戰爭。
“我軍”迎敵而上、懷著必死的孤勇和破而后立的果敢。
直到歌曲高潮部分,這股子從悲憤中透出的昂揚的激情,保家衛國的信念,慢慢轉變成了必勝的決心。
大概是一場戰爭落下帷幕,歡歌笑語、如釋重負中夾著濃郁到能夠滴出血來的思鄉之情,與成功守衛了家國親人的釋懷。
這股釋懷,來自腳下這片土地的忠骨英魂。
戰金刀,橫刀立馬,所向披靡。
戰金刀,前路兇險,不可回頭。
戰金刀,我有武器在手,便是家國利器。
蘇荷從未想過有一天,她會因為一首歌,毫無知覺地落下淚來,從中感受到這樣斑駁龐雜的情緒。
幾乎讓她沉溺其中,難以出來。
因為她的爺爺就是一名曾參與抗戰的烈士,她從小就聽著抗戰的故事長大。
對于那段歷史,屈辱卻激人奮進,只是想象便好像全身的血液都在沸騰。
她為此害怕,為此惶恐,為此疼惜,為此懷念,為此心馳神往。
害怕與惶恐是對戰爭,疼惜與懷念是為曾經保家衛國的將士。
心馳神往則是對那必勝的信念、無悔而燃燒的強烈價值
奉獻、犧牲、偉大。
蘇荷以前聽說有想要輕生的人因為聽到一首歌,給了當時的自己無窮盡的生的力量,喚起了自己對前路的希望。
這種說法,好玄妙。
她特意去聽了那人說的那首歌。
嗯,非常抱歉,是好聽的,但她感覺不到。
為此她一度懷疑過自己的共情能力是不是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