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不能由著清時性子不上學了,怎么著至少都得押著他讀完大學。”
姜云天出口暴言“讓謝小將軍再考個研究生,最好讀到博士吧。”
呂容風“那謝將軍可能會感動得開宗祠,敬告列祖列宗,說他們老謝家祖墳冒青煙,終于出了個文化人。”
晏之遙坐在楚深和身旁,素日冷淡的眉眼也不由露出了絲笑意。
楚深和總結“那我們今日就先別和光啟、清時他們聯系,明天直接過去,給他們一個驚喜吧。”
實在是,謝小將軍和其父謝將軍曾經的勸學、逃學史,人盡皆知。
大宣的滿朝文武皆知,謝家世代忠良,全是武將。
但謝家曾經祖上是文官,并且每一代謝家家主自己從了武,卻對下一代從文抱有極大的期望。
這一期望,在謝將軍身上達到了巔峰。
除卻謝家歷代的傳統期望,更重要的原因是
在謝清時周歲之時,謝將軍的父親老謝將軍病重。
為了讓老謝將軍走得安心,謝將軍的夫人訓練了兒子近一個月,抓鬮必須抓筆墨紙硯
還不到一歲的謝小將軍在懵懂中,被訓練成功。
周歲宴時,在祖父的病榻前抓了一本書、一支筆。
老謝將軍含笑而終,臨死前回光返照,將不爭氣的謝將軍大罵一頓。
并且表示我孫兒才一歲,抓鬮就抓了書和筆,可見是個讀書的好苗子,以后是要當文官的。
如果孫子不能成才,那一定就是謝將軍這個做父親的沒有教好。
對于父親的臨終遺言,謝將軍頭皮發麻地應下,保證一定會讓兒子好好讀書,走正經的科舉取士的路子。
然后,謝清時三歲時,謝將軍的母親也病危了。
她是當朝上一任翰林院大學士的女兒。
同樣在臨終前念念不忘,希望孫子復她父輩榮光。
在她生前,謝清時周歲至三歲之間的時光,都是被她帶在身邊。
而且,兩歲半的時候就背下了三字經。
這叫謝將軍也萌生了我兒子是個文學奇才的想法。
于是,他再次接過了母親的臨終遺愿。
就這樣謝小將軍在謝家長大,作為武官之子,但從小就沒機會接觸與武學相關的任何東西。
怎么說呢
謝小將軍其實在文學一道上也不算毫無天賦吧。
至少被謝將軍腆著臉、三顧茅廬請去的盛京乃至大宣最好的先生們,甚至是翰林院的大學士
覺得謝小將軍二十歲之前,還是有望考上一個秀才的。
雖然這在翰林院大學士的眼里,實在算是庸碌了。
要知道,謝清時的夫子們,哪個不是曾經科舉的三甲及第
但好在謝將軍容易滿足。
覺得也不錯了。
但這一切
終止于十二歲,謝小將軍聽說謝將軍于邊關被埋伏,救父心切、膽大包天地奔赴邊疆、上了戰場。
對比起在二十歲之前有望考上秀才。
年僅十二歲,被嚴令禁止接觸武學相關的謝小將軍,在戰場上,簡直是天生的將領。
天賦絕佳、曠世奇才不足以形容。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