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原曲就過審了,所以這首歌最后需要改的地方只有幾個詞。
而后期對于這些敏感的需要被嗶掉的詞匯的應付審核的手法是直接消音。唱歌嘛,有那么一兩秒的停頓和留白是很正常的,把聲音軌道里歌手那兩個詞的發聲給刪除,保留背景音樂的音軌,就可以假裝這首歌好像原本就是這么唱的
如果不是因為這是一首改編歌曲,原曲原歌詞在這里是有描述的,且鏡頭也切到了歌手拿起麥克風在張嘴,電視機前的觀眾都要漏掉這個詞了
“所以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后期每一次提交審核的時候都用了不同的方法來通過審核,哪一種方法讓這首歌通過了,哪一個片段就保留”
小姜和小蔥激情討論了一下這個操作可能性,覺得這個可能性非常高。
所以很可能,諧音梗是后期第一次應對審核時候選擇的方法因為這個方法最復雜,一般都是剛開始的時候才會選擇采用的。
某紅書上的網友顯然和他們的想法一致,他們甚至非常有耐心的還推測了一下不同過審方式出現的前后順序。
“首先是第二首歌那種諧音梗但很可惜,諧音梗只對第二首歌有用,其他歌曲都不適用,所以被廣電駁回”
“于是保留第二首歌的諧音梗,選擇用第三首歌這種消音方式”
“不對不可能反對樓上如果第二次提交審核的時候用了消音這種方式,那么第一首歌一大半的歌都會被剪掉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第二次提交審核的時候用了嗶音”
“”
牛小蔥一邊看著網上激烈的排序討論,一邊開始分神思考另一個問題。
“歌曲還好可以用各種方式通過審核,我在想那觀眾對歌曲的評價要怎么嗶我看排行榜里,有當時的現場觀眾說,他的前任老板去了自己對歌曲的評價,幾乎可以說通篇都是非常沒有禮貌的臟話來著”
牛小姜表示“可以不剪進去嘛錄了不剪不是很正常嘛”
還沒等牛小蔥反駁,他期待的觀眾評價環節就到了。
電視機屏幕里,場外主持人詢問起了剛投完票的某臉色非常神奇的前任老板“聽完這次歌曲,你覺得這一場的歌怎么樣”
牛小蔥看到這位老板的口型說的是“這都什么操蛋的破玩意兒,唱得都什么”
但耳邊聽到的則是一個非常有磁性的男士聲音,覆蓋住這位老板觀眾本人的聲音“我覺得有被冒犯,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還是支持里面表達最委婉的蓮花打工人。”
牛小蔥“”
所以第四種過審的剪輯方法來了給觀眾配音是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