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看到另一方視角的前提是要集中注意力,這對于幼兒寶寶從生理角度而言是非常困難的,畢竟他們每天有很長的時間都在睡覺。
最先發現自己可以看到另一個世界的是女主角,嗯,茍董欽點的智商高地,這個設定不是單純糊弄人的。
因為兩邊雖然都有接受教育,但顯然在剛開始的時候,當幼兒園的女主角還在對著老師的卡片學每個物品的正確叫法時,同樣到了幼兒園年紀的男主角已經在老大臣的殷切盼望下拜啟蒙老師,開始學字經了不要問為什么架空時代還是用的字經,問就是原著就是這么寫的。
兩相對比,那確實男主角那邊的教育更難一點,于是就吸引了更喜歡難題的女主的注意力。
男主角那邊當然偶爾也會共享到女主這邊的視角,但因為每次都很短暫,且女主那邊還沒有學什么成體系的知識,男主角想當然的以為這只是他腦子里稀里糊涂想出來的一個世界
就跟黃粱一夢似的。
人做夢嘛,做什么都很正常。
一直到女主角背著書包進小學,進行更加體系化的學習,學習了語文、數學,甚至在年級之后學起了英語,逐漸長大的男主角這才意識到,這不是他臆想的一個世界,這特么是一個真實的世界
但在那個時候,不論是男主還是女主,都還以為這個視角的共享是單方面的。
就是男主角以為是只有自己能看到另一個世界那個女孩子的視角,那個女孩子本人不知道;
女主角也以為只有自己能看到另一個世界那個男孩子的視角,那個男孩子本人也不知道
兩人都是各自位面的無c莫得感情的學習機器,主打一個利用對方的世界加強自己的學習,絲毫沒有什么我不小心看到你洗澡和你不小心看到我撒尿的尷尬情況存在。
兩個人對各自的學習安排都規劃得很好。
男主角覬覦的是女主角所學的數學課、常識課和勞技課到了初中后面這倆玩意兒就叫科學了,如果他本身的目標單純就是當個官,那當然死磕四書五經就夠了,但他顯然不是。
他可是有復國責任的小皇孫,除了學習當官應該學的,當然還得學一點當皇帝該學的。但他其實也不知道當皇帝到底要學什么,老大臣顯然也不知道,所以在看過女主角的課程之后,他下意識覺得這門課仿佛對他很有用的樣子那就學
女主角的課表里,一般這種課都放下午,所以男主干脆就把自己的啟蒙課全都安排到了上午,然后在下午在外面搞騎射,其實么就是一邊遛馬一邊走神聽女主這邊的老師上課。
女主角這邊,則是看上了男主角學的文言文和書法。
特別是書法她還不知道中學開始就要學文言文這件事。
這玩意兒放她這個位面,你要學好可是要花錢報班的
所以學到就是賺到
于是她就收集了不少廢報紙,買了毛筆和墨水,每天晚上根據男主角白天的課,自己在報紙上寫寫畫畫。
就這樣相安無事太平了又四年。
最終,這件事情被聰慧的女主發現了。
起因是男主角在和自己的啟蒙老師討論本縣的縣太爺看法的時候,用了一個成語,叫“自吹自擂”。
這個詞,出處是作家茅盾的一篇文章。
這不應該是一個在古代的人會無中生有說出來的詞匯。
女主角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然后在第二天的數學課上,她拿出了草稿紙,在上面寫下了男主角的名字的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