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漫漫,除了這些,她還有許多想要改變的事。
首先,是她自己。
崔美青想起上輩子的自己,抹了一把辛酸淚,她悲傷的表示,這輩子,她一定要長高,不要近視眼,不要給她留下終生遺憾的高考成績。
崔美青的爸媽都不是高個子,一個一米七,一個一米五,崔美青上輩子勉強一米五五。在云南長大的她從來沒覺得自己的身高是個問題,直到她到山東上大學。
她太矮了,高大的男同學從她身邊經過,總是給她帶來泰山一樣的壓迫感。
崔美青復盤了一下自己的上輩子,覺得自己的遺傳雖然不占優勢,但還是有機會長高的。可惜,這個機會她沒把握住。
青春期,這是一個多么重要的生長發育期,偏偏她在青春期長期處于睡眠不足的狀態。
小學畢業后,她爸覺得初中在哪上都一樣,她也不想離家太遠,初中就在青云鎮中學上了。
青云鎮中學,一個為了保證義務教育而存在的學校,它的學生來源復雜,有農民工的孩子、附近村鎮的孩子、拆遷戶的孩子、少數民族聚集地的孩子,還有一些被城里的學校開除,必須要完成義務教育但沒學校肯要的孩子。
這樣的學校,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學校紀律難以維持。學校隨處可見校園暴力、校園互毆、早戀。
她在的班級是重點班,但最后考上高中的人只有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不是去了衛校、職教,就是早早的輟學打工。
她在的宿舍,不是有人早戀和男生打電話,就是有人喝了酒發酒瘋,好不容易誰也不吵,旁邊的男生宿舍還會有人半夜尖叫。
崔美青本來就是一個精力旺盛,腦子里隨時在演戲的人,在這種嘈雜的環境里,她經常失眠,睡眠難以保證。
這所學校給崔美青留了一些洗不掉的烙印,脫口而出的臟話、薄弱的英語基礎、自己摸索的學習方法,還有長不高的身高。
她恨啊,臟話她可以在四下無人的時候說,英語基礎她可以慢慢補,學習方法能改進,只有身高,她再怎么努力也改變不了她一米五五的事實。
要知道,2012年,劃區上學的風還沒有刮到她們這個十八線小城市,只要你的分數夠,可以通過入學考試,你想在哪個學校讀,就能在哪個學校讀。
她在哪個學校上學都比在一個睡眠都無法保證的鎮中學上學強。
這輩子,她一定要換一個初中,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爭取長到一米六。
還有她的眼睛,她明亮圓潤的大眼睛。
高三,她逃避現實,逃避成績,不好好學習,偷偷拿著手機去學校,整晚整晚的看。高三畢業,她高考成績不理想,只考上普通的一本,眼睛也近視了。
痛,太痛了,高三的一時墮落,讓她輝煌了五六年的學習成績在高考爆冷,眼睛也壞了。這輩子,她絕對不要重蹈覆轍。
她的遺憾差不多就這些了,接下來就是家人的遺憾了。
崔美青寫到這里的時候,落筆有些猶豫。
她的人生是自己走過的,她知道自己哪里不足,哪里做錯了,哪里可以修正,但家人的人生,她沒辦法理所當然地去改變。
哥哥初中的學校選的一般,學校周邊到處都是網吧、酒吧。老哥初中三年,兩年沉迷網絡,通宵上網被抓,被家里的爸媽男女混合雙打。
他的中考成績一般,沒考上市里的高中。
青春期叛逆的哥哥和中年壓力大的老爸發生了激烈的沖突,兩人吵的不可開交,她爸不想再管這個兒子,她哥頭腦發熱,不愿意繼續讀書。
老哥回到老家,打算辦好身份證,北上前往上海打工。
老家的大爹、堂姐、堂哥極力勸說雙方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