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爹覺得時代在進步,打工是沒有前途的,繼續讀書才能有出路。
堂哥、堂姐說學歷會越來越重要,男孩子不讀書不行。
因為派出所拍身份證人像的照相機壞了,老哥拍身份證的行程耽誤了一天,雙方在這一天被說服,兩人各退一步,一個留在老家復讀,一個繼續供孩子上學。
那個時候,云南農村很多人不知道讀書有什么意義,初中輟學的大有人在,他們在十五六歲的年紀前往北上廣的工廠,成為廉價的勞動力原料。
老爸也不懂讀書有什么用,那個時候家族里最大的下一代都才上高中,沒有帶來任何收益,早早打工的表哥表姐卻已經開始掙錢了。
但他不想讓孩子重復打工的命運,輟學打工的苦他吃過,在外打工的路他走過,這條路走不通,那只能讓孩子們試一試讀書這條路。
所以,他才會被說服,一邊背著債在老家建房,一邊出擇校費讓老哥復讀。
崔美青認為,把老哥送進學校,讓老哥繼續讀書,是她爸做得最英明的決定。
老哥雖然高三又復讀了一年了,但最后考上的學校、選得專業都很不錯,畢業了之后很快就在省城找到了工作。
回看老哥的前半生,雖然坎坎坷坷不斷,但總有人拉著他,她好像做不了什么,頂多試一試讓老哥換一個中學讀書,看看能不能避免初中沉迷網絡。
沉迷網絡不好啊,老哥和她一樣青春期睡眠不足,身高不高,兩人走出去,別人一看就知道他們是兄妹。
哥哥的人生她不想過多干預,爸媽這邊卻問題大得很。
因為她和哥哥讀書、老家蓋新房,茶廠的收入無法覆蓋這些支出,所以在她六年級那年,她家搬到了工作更累、工資更高的磚廠。
媽媽在一次下班的時候,不小心被卷進了攪拌泥沙的機器里,雖然機器很快就停了,但老媽被卷到的腿軟組織大面積挫傷,休養了大半年才好,還留下了大面積的傷疤。
當時老媽上藥的時候叫得太慘烈了,崔美青一直記得這個場景。
如果這輩子父母到磚廠工作,那她一定要幫媽媽避免這件禍事。
還有老爸,酒后騎摩托車,撞斷了自己的一條小腿,落下終身殘疾。家里好不容易還完了蓋房子的欠債,又因為這場意外欠下了五六萬。
高三的時候她逃避現實,逃避的不就是家里欠債,父親臥病在床的現實嗎
高三下學期,爸媽返回老家,一個臥床休息,一個一邊照顧術后恢復的老公,一邊還要做家務、干農活、上山采茶。
她高中畢業回到家,親身經歷媽媽的日常,感覺媽媽的生活泡在了苦水里,看不到希望。
在那時如果沒有助學貸款,她可能就上不了大學了。別人都在享受大學生活的時候,她做了很多兼職,送外賣、發傳單、做家教、當服務員,只要能掙錢的,沒有她沒干過的。
想到這,崔美青下筆的手都重了一些,這輩子,老爸要是再不遵守交通規則,酒駕醉駕,就別怪她大義滅親,親手把他送進交警大隊了。
她不能讓老爸害人害己。
把她這輩子想要做的事列出長長的單子后,崔美青滿意了。
她知道,人這一輩是不可能沒有遺憾的,就算這些遺憾彌補了,也總會有新的遺憾產生,誰讓人是貪心不足的動物的呢。
在不知道有沒有再次重生機會的情況下,她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謹慎謹慎再謹慎,把這輩子過得比上輩子好一點,這才不辜負命運大神的眷顧。
崔美青想了很多,一張紙被她寫滿了東西,但時間卻才過了一個小時。
坐得渾身酸軟的她站起來,伸腳踢腿,扭扭脖子。
“崔美青,你在家嗎出來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