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存下的那五萬多元,馮小河一直不想動,但是沒辦法,香菇廠需要訂購一套烘烤設備,他跟佳慧湊了半天,還是差一點。最終他們決定,先用奶奶攢的私房錢把烘烤設備買回來再說。
這個決定讓馮小河消沉了小半天,他多少有點大男子主義,覺得啃老行為顯得自己無能又無恥。幸好佳慧和他近段時間都不斷有收入,但這點收入對于支撐一個香菇廠的運轉來說還是太微薄了。就跟游戲打到緊要關頭卻只剩一點血皮一樣,他現在迫切需要有人來奶他一口,回一下血。問題是這個人他并不希望是年邁的奶奶。除此之外,銀行倒是可以貸款,但馮小河咨詢了一下就放棄了這個打算。
這件事對他的刺激是,他開始厚著臉皮給同事們甚至以前的領導打電話了。之前他還只跟自己關系不錯的朋友們聯系聯系,現在則是廣泛撒網了。面子和不知所謂的自尊心能搞到錢嗎既然不能,要了干嘛有蛇沒蛇先打一棍試試唄。
有些久未聯系的同行還不知道他工作的變動,寒喧中得知他現在是自由職業了,紛紛表示有合適的外包工作一定給他。不管這是口頭客氣還是出自真心,都給了馮小河很大鼓勵。打完幾十個電話,他覺得自己倘若轉行干推銷,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他的這番努力還是很見成效的,過了一周,他的一個前同事,現在也是自己接活兒,給他打來電話,委托他定制一款教育類的小程序,不復雜,報酬是幾千塊錢。一番交談之后,那人也沒藏著掖著,直接告訴他是手里的活兒太多,這種小單子覺得不是很劃算才交給他。馮小河立刻投入到工作當中,兩三天時間就把系統寫好了。前同事很滿意,又陸陸續續交給他一些小單,馮小河也不挑,他都窮到要靠年邁的奶奶接濟了,哪還有挑挑揀揀的資格
他那邊忙起來后,佳慧便接手了香菇廠的大部分事務。佳慧現在沒什么事都泡在菇廠里。她還學會了熟練使用那套烘烤設備。新設備回來后,暫時沒香菇可烤,但是他們家有別的東西烤呀。大量的小西紅柿,就是城里人稱作圣女果的,摘了吃不完,想要曬干還得看天氣給不給力,有了那套烘烤設備,這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佳慧制作了一批圣女果干,自家吃不說,還分贈給姑姑、葉子君和母親舅舅等人。
奶奶和外婆生平沒這么隨心所欲過,下雨天也能做干菜,這在過去你敢想比方說茄子干,新鮮茄子想要曬到方便儲存的干度,非得有三四個大太陽天不可,且曬的時候要勤快翻動,一天不翻曬就要長霉腐爛。現在好了,只需要鋪好了往機器里面一塞,插上電,嗡嗡嗡的幾個小時就給你烘得干干脆脆的。這日子,簡直不要太省心
也因此,今年家里的干菜格外多,外婆和奶奶甚至想制作干菜到鎮上去賣。然而干菜在蘢山鎮不是什么稀罕物什,大多數人都會自己做,后來佳慧又把人工費、電費給他們算了算,兩位老人才歇了這個心思。
天氣越來越冷,門前菜園的辣椒茄子豇豆等植株,采摘完最后一批作物后就被連根撥了,家里的曬谷坪上,只要是晴天總曬著東西。能不動用烘烤機的時候,老人們總是更喜歡放太陽下曬。畢竟曬太陽又不用交錢。一個個圓曬箕里,曬著紅紅的干辣椒、黃色的南瓜干、白色的冬瓜干、褐色的茄子干
紅薯更是大豐收。除了他們自家種的一小塊,隔壁劉婆婆那壟紅薯收成也相當可觀。紅薯被刨出來后,在坪上堆成小山。家里沒地窖,所以為避免浪費,在這些紅薯腐爛之前,當然是要把它們全吃掉這是不可能的,或做成方便保存的紅薯干、紅薯淀粉。接連好幾天,奶奶和外婆都在洗紅薯、切紅薯、蒸紅薯。劉婆婆種的是紅心蜜薯,正好用來做倒蒸紅薯干。三蒸三曬后,一塊塊厚實的紅薯干變得像金色琥珀,咬著很筋道,吃著比蜜甜。佳慧自己種的是那種白心薯,則用來做了紅薯淀粉。把紅薯搗碎成漿,過濾后沉淀下來的淡黃色膏狀物就是紅薯淀粉,淘洗幾遍后,黃色變成白色,這就算洗干凈了。將膏狀物放在太陽下曬干,曬的時候搓捏成粉,就是紅薯淀粉。這種粉末拿水化開,放油鍋里煎到兩面微黃,彈彈,切成塊再和臘肉蒜苗一炒,就是蘢山鎮的一道非常有名的特色菜,叫做炒紅薯粉。
菜園的地被清理干凈后,佳慧把兩個堆肥坑的肥都起出來,腐熟的肥料摻進土里,連曬幾天后又種上了香菜、韭菜、萵苣、蒜苗、茼蒿,劉婆婆門前那幾塊菜地,則被翻耕施肥后,灑上了白菜蘿卜籽。奶奶說了,白菜這種東西,誰家沒有啊,種在路邊要是有人摘就讓他摘吧,別人吃剩的就夠咱們家吃了。
隨著天氣的變冷,佳慧覺得很有必要布置一個烤火房了。蘢山鎮因為地處丘陵,空氣濕度大,冬天也比別處更冷些,所以家家都有烤火爐,到了冬天圍爐而坐,是一家人最為溫馨閑適的時候。烤火爐倒也不用新買,從奶奶的舊居拆下來,重新安裝到這邊房子就是。奶奶家的那個鐵爐子,是馮小河第一年上班時買的,用了已經快十年了,但這種鐵家伙,只要愛惜,都是可以代代傳下去的。佳慧把爐子搬過來時,只是擦了擦煙囪上熏黑的部位,裝好后一樣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