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憐”奶奶寬解她“八十幾歲的人了,還靠自己雙手吃飯,哪里可憐了”
“不說別人的家務事了,我們也來吃晚飯,”姑姑忙著給大家盛餃子,“媽,你吃幾個二十個吃得了么”
奶奶嗔怪道“我又不是大肚子漢十個就夠了。”
“奶奶,你十年以前一頓還能吃二十個餃子,怎么老了變斯文了”馮小河在旁邊打趣。
“擱十年前,五十個餃子我也吃得下”奶奶忍不住夸口,回想起自己年輕時,又嘆氣道“年輕時我跟大隊的人出去修路,這樣的藍沿大碗吃碗飯都不夠。現在么,老啦”
佳慧故意岔開話題,問“您年輕時還修過路”
奶奶的興致立刻被勾了起來,剛才的那絲傷感一掃而空,整個晚飯時間都在講述自己年輕時的修路經歷。原來蘢山鎮到市區的這條公路是解放后才開始修的,修路時奶奶二十出頭,跟著大隊的人掙工分,刀劈火燒,全憑人力從群山間開劈出了一條路來。
“那么大塊的石頭橫在路上,又沒有機器,鑿又鑿不開,怎么辦呢后來是你們爺爺跟別人合計的辦法,先架柴禾燒,等把石頭燒酥了,再淋上冷水,一熱一冷,石頭就碎了。就這么著才把一條路修通,那吃的苦不叫苦”
這經歷不僅兩個孩子聽起來新鮮,連佳慧都覺得很受觸動。一桌人興致勃勃地邊吃邊憶舊,外婆也提起她年輕時出外工修水庫的經歷,一頓飯吃了快一個鐘頭。吃完飯天已經黑了,但有積雪映著,村莊呈現出一種幽幽的藍。姑姑和姑爹打著手電筒,把老老小小送到橋頭車上,又裝了一大包新鮮肉和骨頭讓他們帶回去。天冷路滑,兩人殷殷叮囑佳慧和馮小河,讓他們小心開車,眾人這才分別回家。
車過漫水橋,停在石墻外邊,幾個人噴著白氣下了車。妹不用等人,早就一溜小跑地往坡上去了,馮小河攙著兩位老人慢慢走,佳慧則把睡著了的七寶用圍巾裹好,抱著往屋里走。
七寶本來都睡著了,進門時又醒了,她努力睜開眼,草草打量一圈問“姐姐呢”
“姐姐今天住姑婆家。”佳慧把圍巾給孩子拉了拉,就聽她又問“妹呢”
“妹跟爸爸、大太太小太太已經進屋啦,”佳慧逗她“你醒啦下來走兩步好不好”
七寶不想理會,在莫名的責任心的驅使下,她勉強清點完家中人口,心神一松,又一頭栽倒在佳慧肩上,沉沉地睡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