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記也親親熱熱地同兩位老人打招呼,“三姑,您老人家還記得我么早聽李大哥和馮嫂子說您這邊屋子收拾得漂亮,今天我專門過來參觀的”
奶奶和外婆聽了滿臉笑,忙謙遜了一番,端出茶來,四個人坐在太陽下喝茶聊天。張書記坐了片刻,依舊起身,圍著房前屋后一通轉悠,姑姑陪著他仔細講解,看了小木屋、雞舍,又看糞池、肥料發酵池和面包窯。最后,張書記又圍著那個木頭臺看了半天,饒有興致地說“這木頭臺子建得是地方,夏天趁涼方便得很我們村那么多樹,我看也可以搞一個。”
兩人正說著,佳慧提著滿滿一籃子蘿卜從田里回來了,姑姑忙小跑過去幫忙,和她一起抬到溪邊。張書記也來幫忙,三個人在溪水里邊洗刷蘿卜邊聊天。蘿卜洗凈后提到曬谷坪,姑姑又舀了自來水沖洗一遍,才放到一邊給奶奶和外婆切。
那邊張書記和佳慧早就聊開了,也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原來今年鎮上開會,傳達上級指示,要求各村里要好好整治旱廁,建設美麗鄉村,還撥付了專款。張書記另外又尋了門路,申請了一個整理土地的項目,加起來大約一二百萬塊錢,準備把石橋南村的建設好好搞一搞。
按他本來的計劃,第一是要修橋。進村的那座老石橋年深月久,且又狹窄,不能走汽車,要重新修整一番;第二是要修通入戶的水泥路;第三是整治旱廁、改善村容村貌。但是錢的數目有限,做了這件就顧不了那件。況且旱廁是上邊要求一定要改的,到底怎么個改法,村里也還沒有一定的章程。
因此前幾天村里開了一次會。除了村委的人,還請了些鄉賢,比如村里的能人巧匠、退休老教師等,其中就包括姑爹。既然事情涉及到自家,會上大家當然暢所欲言,輪到姑爹發言,他便很是自豪地說起了佳慧房子的三格污水糞池。
“我們外甥前年修房子,專門請了人來修糞池。幾個格子各有各的用處,上面板子一蓋,又不生蛆蟲,又不長蒼蠅,干干凈凈的。房前建了堆肥池,也蓋著板子。我們外甥媳婦人勤快,特別喜歡種花種草,處處收拾干凈了,再種上些花草,春天往她們屋旁邊一走,香噴噴的,各種花開得五顏六色,漂亮得不像是鄉下地方”
開會的人當中,也有去過漫水橋邊的,便出來佐證姑爹所言非虛,還建議張書記把馮小河和佳慧兩口子請過來,有位余三叔大聲道“人家兩口子都是讀過書的,見識比咱們強況且他們也都是熱心人,張書記你親自過去請別人跑兩趟,未必還蝕了你的面子不成”
張書記聽了,心里也好奇得緊,趁著姑姑今天有空,便央了她一同前來。參觀過漫水橋邊的房子后,他便覺得,果然還是城里回來的年輕人們想法多,那個石頭墻、竹籬笆費不了什么錢,就是花功夫,但是建在鄉下倒是十分好看。還有木臺子、化糞池、堆肥池等,村里都可以好好借鑒。
他便把請佳慧過去參謀村莊建設的事情說了,原以為她會推辭兩句,沒想到佳慧一口應承了下來,說“這是大好事,當然要有多大力使多大力。我也不懂村莊規劃,只是以前去過的地方不少,可以提些建議供您參考。另外我外地也有些懂行的朋友,我到時也問問他們的想法。”
張書記便覺得,今天這趟來得太及時了。臨走時他說“大侄女兒,那就麻煩你就多動動腦筋。要把咱們村建得跟你家一樣好才行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