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邊半掩半開,春雨淅淅瀝瀝打落在竹葉上,染出一片片新綠。
窗子里的女子正捧著一卷書,時不時抬眼看向身邊矮榻上的幾個孩子,彼此抓著什么東西在玩耍。
孫權從書房里出來往居胥閣的路上,從窗子里看到的便是這個場景。
喬瑋為了能讓謝春弗更心無旁騖地侍奉在吳老夫人的身邊,便時常讓徐幺娘將孫勖接來居胥閣照料。再加上袁瑯瑯的一雙兒女,四個年紀相仿的孩子在一處玩耍,反倒省了不少的事。
幾個乳母就在旁邊看著照料,喬瑋也能騰出閑暇的時間來看書和畫圖。
孫權也沒有讓人通報,直接推門而入,袁瑯瑯和喬瑋都已經對他這種行為見怪不怪了。
“君侯回來了,不若讓幾個孩子跟我去煥章閣玩一玩吧。”
吳老夫人病了,為了方便謝春弗侍疾,喬瑋便讓袁瑯瑯挪回了煥章閣。
孫權點了點頭,“那便辛苦嫂夫人了。”
袁瑯瑯笑著將孩子們都帶走了。
孫權關了門便褪去外袍,斜躺在喬瑋的膝蓋上,隨手拿起喬瑋放在一邊的書卷,是吳郡吳縣的縣志。
孫權翻了翻,“怎么想起看這個了。”
吳郡吳縣的縣志不算厚實,但內容還是挺有趣的,其中寫了不少的風土人情往事,還有建縣后的一些異聞。
不過或許因著修復撰寫的人是顧悌,這也是在月旦評上他獻出的書卷,張昭等人并沒有細看,反倒喬瑋有些興趣。
張昭覺得也無妨,就將此書借給了喬瑋。
“顧悌顧子通這人倒是有點意思,說寫的是縣志,倒不如說寫的是世家的族志。”喬瑋見孫權微微閉眼有些倦怠,便拿了一小瓶薄荷油,替他揉著腦袋。
吳郡的四大世家為朱張顧陸,彼此之間素有通婚,互為姻親,扶持守望,在吳郡經營近百年的時間。
可以這么說吧,吳郡近百年來的大事都跟這四大家族有些關系。
喬瑋也并非沒看過縣志,縣志的記載大多都是采用春秋筆法,重大事件也都是用幾句話總結寫就。可是這一本縣志顯然不同,對于大小事件都有詳實的記載。
顧悌雖然年幼,但他要寫就這樣一本縣志,絕非他一人之功,所以這本縣志不是他的態度,而是他們顧家的態度,或者說顧家某一部分人的態度。
“這是顧家的人在交底呢”
這么輕易就交底了
喬瑋有些不可思議,四大家族能夠在吳郡之中根植百年,先前孫堅和孫策治下的時候,可不見有這么好的態度。
孫權不過一個年十九的少年,他們竟會忽然心悅誠服,態度如此轉變
事出反常必有妖,難不成有什么他們并不知道的內情
孫權也不知道為何顧家的態度會轉變如此之快。但不管為何,對于現在的孫權來說,這并不是壞事。
月旦評結束之后的第三日,由魯肅安排的邸書便悄然發布在了各大街市的熱鬧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