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許劭和許靖兄弟舉辦月旦評后,對于各人物的品評大多都是通過人們口耳相傳而為人所知。
但喬瑋卻覺得,這樣的速度太慢。何況世間之事也如戰時士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若不能造勢更勝從前,只怕此事難以為繼,最后變成某一群人之間的宴會。
喬瑋便提到了邸書,也就是所謂后世的新聞報紙。
邸書也本不算是首創,漢代以郡守制治國,各郡之間常也會發邸書為奏,呈奏漢帝以為簡報,告知郡中大小事務。
而喬瑋提出若能將月旦評上所發生的重要之事寫成簡文發布在熱鬧街市之中,令百姓和寒門學子都可有湊一湊月旦評熱鬧的感受。
魯肅也很能舉一反三,甚至為了不識字的庶民之流,編出了一些朗朗上口的童謠,專派人教那些街邊孩童傳唱。
而很快,月旦評上曹弗興等人的名聲便傳了出去,而邸書也很快送到了會稽。
顧雍看著街市上貼好的邸書,轉向身邊的宋壽,“看來又讓先生測準了。”
宋壽躬身道,“府君夢中君侯周身已出紫氣,府君可效之死力。”
顧雍心中有了自己的打算。
想到他自己第一次見到孫權的時候,就隱約覺得其目有精光,勝于眾人。而那時候,不愿相面的鄭嫗卻忽然眼露光芒,指著孫權喃喃道,“后福之相,可為宸星。”
鄭嫗是顧雍請來為族中子弟相面的,可鄭嫗看完眾人之后卻一言不發,無論族中長輩如何追問,她只是沉默。
卻恰逢當時孫權回吳,馬車的簾子只是露出了一角,瞧見內中有夫婦二人。
鄭嫗遠遠一瞥卻說出了此話,“那婦人面容縹緲,卻與那郎君有相輔凰翔之勢。”
說完這話之后,鄭嫗便起身要告辭離開了吳郡。
鄭嫗走了,但她的話卻在顧雍的心里掀起了極大的波瀾,他立刻請人打聽那馬車里二人的身份,才知道那是孫家的次子夫婦。
當時孫家當家的乃是孫策,顧雍也就沒有多想什么,只覺得大約是鄭嫗看錯了。
但孫策身死之后,孫家又有議論孫權和孫翊爭權之說,最后孫權平丹楊和廬江叛亂,算是初步坐穩了江東之主的位置,顧雍才又想起鄭嫗的話來。
宸者,帝王居所也。凰者,鳳之相配。
他的心便“砰砰”急速跳動起來。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能夠輔佐主公成就一番霸業,名留于青史之中,芳名傳于百世之后,這大約是每個學子心中最大的志向。
顧氏偏居于東南之地,自然也無法與中原各世家相較,可若能有這么一個機會能讓顧家從此翻身走上更高之處,顧雍著實不想放過。
一夜,顧雍夜間做夢,夢中景象令他困惑不已。
于是他又請了會稽上虞的宋壽。
宋壽擅長占夢,曾有言說宋壽占夢,十不失一,但他十分愛惜羽毛,并不輕易為人占夢。
顧雍寫信與宋壽本也不抱什么希望,卻不想宋壽應邀而來,為顧雍講解了夢中深意。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