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壟之內,一部分麥色橙黃,瞧著應當是可有些收成的樣子,可另外一部分田里,似乎種的是水稻,但干瘦稀疏,那一邊的雜草都比它茂盛。
喬瑋的腦子里不由得冒出后世陶淵明的著名詩句,“晨興理荒穢,草盛豆苗稀。”
“地是好地,水也是好水,麥也是好麥。”
喬瑋和吳范從山坡上下來,沿著阡陌走進諸葛先生的田。
一旁有一位老農見人面生,心生警惕,叫住二人,“你們是誰啊,來這里干嘛?”
“我們是來找諸葛先生的,遠遠瞧著他的田有趣,聽說他對農事很有研究,所以來請教請教。”吳范一開口就是標準的荊州南陽口音。
老農這才放下了一些戒心,可一聽見吳范說諸葛先生對農事很有研究,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瞧瞧,瞧瞧,又來了一個被騙的蠢人。”老農撫著胡子,對田間其他正在勞作的農民喊道,“你們這些人,光聽外頭的人夸,你也不瞧瞧他種的這些東西。
誰家的田是這么歪七扭八壘田壟的?非浪費這么大塊土。他要真的懂種田,也不會把好好的田種成這幅鬼樣子。
這些麥子,你自己瞧瞧,還沒有我家田里的長得好,還有那里,不知道要種什么,好好的田都給淹了,哪里能長得好呢!
白白浪費了這么好的田,你們這些讀書人,讓你們坐著動嘴皮子是行,你要是想請教農事,還不如來問問我怎么種!”
吳范打量著喬瑋的臉色,似乎是怕喬瑋因為這些話而生氣。
不過喬瑋臉上并無半點慍色。
“夫人,那咱們還去尋那個諸葛先生嗎?”
“先生以為該不該尋呢?”喬瑋反問吳范。
吳范點頭,“這……來都來了。”
老農聽見二人還要去見諸葛亮,一邊罵著人癡傻,一邊道,“他呀,指不定在田間哪個地方偷懶呢!你若找得到,就找一找吧!”
說罷,搖著頭不再和喬瑋他們說話,仿佛是覺得他們蠢笨如豬又不聽勸,索性讓他們自己碰了壁就知道好歹了。
這田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最重要的是其間麥穗雜草各有遮擋,田壟縱橫交錯,要想在其中找到人也不是很容易。
喬瑋找了一根樹枝,按照剛剛在山坡上看到的部分田壟形狀,在地上就著沙土粗略地畫了一個示意圖。
吳范看出了喬瑋的用意,也從一旁尋了一根細的樹枝,把自己能看出的部分細節加以補充。
二人就這樣邊討論邊畫圖,喬瑋對于軍事陣法的東西其實了解是皮毛,其主要內容還是靠吳范來進行推演。
正討論得入神,忽然從二人之間,多出了一雙手,指著最中間的部分,“這里畫錯了。”
喬瑋也沒意識到哪里不對,隨手就將手里的樹枝遞過去,“那勞煩先生再替我們改一改。”
年輕青衣男子隨手改了兩筆,整個陣法就更完整了幾分。
“先生大才,如此一改,才知其玄妙之處。”吳范贊嘆道,“如此以來,以八卦為元,分別避風雷洪旱于四陣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