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
“張先生,你好,我叫米谷,是這次負責協助你治理印度污染問題的人。”
張岳連忙起身握住他的手:“原來是米谷先生,接下來還要多多麻煩你啊!”
自從在三個團隊的競標中脫穎而出,印度的污染治理自然落到他身上。
米谷爽朗的拍了拍張岳的肩膀:“張先生太客氣了,咱們目標一致,都是為了解決污染問題。
既然你的調查報告是在金奈做的,咱們這就從那邊開始,規劃一下設施建設的具體事宜。”
張岳自然沒意見。
一行人再次來到金奈。
米谷指著河道旁一片較為開闊的地帶說:“這里地勢相對平坦,周圍工廠和居民區分布也較為集中。
我覺得可以作為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首選地點,您看呢?”
張岳蹲下身子,抓起一把被污水浸染的泥土仔細觀察。
隨后站起身來,點頭贊同道:“米谷先生考慮得很周全,這里確實適合。
不過在建設之前,我們還要在勘測一下地質情況,確保設施的穩定性。
關鍵在建設過程中,要盡量減少對周邊居民生活的影響。”
由于之前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工作,勘測的速度很快。
剛結束,張岳就將團隊成員和米谷召集到一起開會。
他站在地圖前,指著金奈各個區域道:“根據調研,我們準備在金奈建設分散式和集中式相結合的污水處理設施。
在工廠集中區域,建設大型的集中式處理廠,采用新型污水處理工藝,提高處理效率。
在居民區,建設分散式的小型處理設施,方便居民使用和維護。
大家覺得怎么樣?”
團隊成員們紛紛點頭,記錄下各項任務。
工程師小王提出疑問:“張總,建設這些設施需要大量的資金和設備,印度這邊在資金和物資調配方面能跟上進度嗎?”
米谷趕忙道:“張先生放心,印度政府已經承諾會全力支持這個項目,資金會按照工程進度及時到位。
設備方面,我們也會積極協調國內的供應商,確保物資供應充足。”
既然沒問題,所有人很快就投入接下來的工作中。
張岳的團隊與印度的建筑工人一起,在建設工地上揮汗如雨。
白天他們頂著烈日監督施工進度,晚上還要圍在一起討論技術難題,優化施工方案。
就在張岳以為一切順利時,工程師小王急匆匆的跑過來:“張老板,不好了。
咱們第四分區在施工過程中,遭遇到當地人的阻撓。”
張岳一愣:“阻撓?為什么?合同在施工前不是都已經談好了嗎?”
小王道:“的確談好了,不過對方的帶頭人要求咱們加錢。”
“加錢?他們想加多少?”
“他們在合同的工程款后加了一個零。”
“什么,加個零?”
張岳眉頭緊皺,眼神中不禁閃過一絲怒意,但很快又恢復了冷靜。
他深知在這種復雜的局面下,沖動解決不了問題。
“走,帶我去見見那個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