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一郎再次與印度官方進行交涉,但對方態度強硬,絲毫不肯讓步。
山本一郎陷入了絕境,他開始懷念起張岳當初的處境。
也許自己當初嘲笑張岳的時候,就應該想到會有今天。
“山本先生,我們不能再這樣被動下去了,必須想辦法打破這個僵局。”
助手焦急地說。
山本一郎無奈地搖搖頭:“可我們現在還有什么辦法呢?在他們的地盤上,我們處處受限。”
就在山本一郎感到絕望的時候,他突然想到了張岳。
也許張岳會有一些辦法,畢竟他曾經也在這個工程上吃過虧。
山本一郎猶豫了一下,還是撥通了張岳的電話。
“張先生,是我,山本一郎。”山本一郎的聲音有些低沉。
張岳聽到山本一郎的聲音,心中有些驚訝:“山本先生,有什么事嗎?”
山本一郎猶豫了一下,還是說出了自己的困境:
“張先生,我們接手了你在印度的工程后,也遭遇了和你們一樣的問題。
印度官方拖欠了我們十五個億的工程款,還百般刁難我們。
我現在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想問問你有沒有什么建議。”
張岳聽后,忍不住道:“山本先生,當初你趁火打劫的時候,可曾想過會有今天?”
山本一郎有些尷尬:“之前是我小人了,如果有冒犯的地方,我向你道歉。”
張岳聽他這么說,也不好再多說。
他道:“算了,看在大家都是同行,又都在印度吃過虧的份上,我可以給你一些建議。
印度官方之所以敢這么囂張,就是因為他們有法律作掩護。
你可以嘗試從國際輿論的角度入手,將印度官方的行為暴光,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
同時,聯合其他在印度有類似遭遇的企業,共同向印度官方施壓。”
山本一郎聽后,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張先生,謝謝你,我會按照你說的去做。”
掛了電話,山本一郎立刻行動起來。
他聯系了各大媒體,將印度官方的拖欠工程款和刁難行為進行了曝光。
一時間,國際輿論一片嘩然,印度官方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同時,山本一郎也積極聯系其他在印度有類似遭遇的企業,組成了一個聯盟,共同向印度官方發出抗議。
在強大的輿論壓力和聯盟的施壓下,印度官方終于開始坐不住了。
經過一番艱難的談判,印度官方最終同意支付部分工程款,并承諾會盡快解決剩余款項的支付問題。
山本一郎雖然心中仍充滿了不甘,但也知道這已經是目前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了。
這場漫長的斗爭讓山本一郎深刻地認識到了印度的營商環境和法律體系的復雜性。
他帶著疲憊和悔恨的心情,帶著團隊離開了印度。
而張岳在巴基斯坦的項目卻進展得十分順利。
隨著巴基斯坦環境治理項目的穩步推進,張岳的名聲在當地環保界愈發響亮。
越來越多的環保組織、學術機構紛紛向張岳發出邀請,希望他能分享經驗、交流合作。
張岳欣然應允。
他深知,只有通過廣泛的交流與合作,才能匯聚更多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動巴基斯坦的環保事業邁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