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國際環保研討會上,張岳作為特邀嘉賓發表演講。
他站在講臺上,自信而從容,用詳實的數據、生動的案例,向來自世界各地的環保專家展示了巴基斯坦環境治理的成果與挑戰。
臺下的聽眾們聽得入神,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演講結束后,許多專家圍攏過來,與張岳深入探討環保技術、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問題。
而無論誰詢問,張岳都耐心解答。
與此同時,張岳還帶領團隊與巴基斯坦政府相關部門緊密合作,協助制定環保法律法規,完善環保監管機制。
在張岳團隊的助力下,巴基斯坦的環保執法力度明顯加強。
一些違法排污、破壞生態的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
隨著時間的推移,巴基斯坦的環境狀況很快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曾經被污染的湖泊如今碧波蕩漾,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曾經荒蕪的土地重新披上了綠裝,各種植被茁壯成長。
曾經彌漫著刺鼻氣味的空氣變得清新宜人,藍天白云成為常態。
巴基斯坦的民眾們真切地感受到了環境改善帶來的好處,他們對張岳和他的團隊充滿了感激之情。
當然,此時的張岳已經回國。
至于回國的原因,張岳給出的理由是中州西四環外須水河的魚特別好釣。
詹蘇蘇專門給打打電話,邀請他一起釣魚。
張岳自然不能拒絕。
雖然巴基斯坦這邊并不相信張岳的理由,不過當張岳提出回國后,他們還是表示了歡迎。
今天是周六。
當張岳和詹蘇蘇來到須水河時,發現這里來了不少人。
看著平靜的水面,張岳好奇的張望半天,有些不敢確定:
“這里面真有魚?”
詹蘇蘇笑道:“當然有魚了,就怕你沒本事釣出來。”
張岳眼睛一翻:“釣不出來?怎么可能?
知道我當年號稱什么嗎?釣神。
這個世界上只要我想,就沒有我釣不出來的魚。”
“是嗎?那我倒想見識見識。”
“沒問題,看好了。”
張岳說著,便熟練地支起魚竿,掛上魚餌,輕輕一甩,魚鉤便精準地落入了水中。
他雙手穩穩地握著魚竿,眼睛緊緊盯著浮漂,那專注的模樣仿佛時間都靜止了。
周圍的人偶爾投來好奇的目光,張岳卻渾然不覺,一心沉浸在自己的“釣魚世界”里。
然而,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浮漂卻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紋絲不動。
張岳微微皺起了眉頭:“這魚怎么還不上鉤?按理說不應該啊。”
偷偷瞥了一眼旁邊的詹蘇蘇,只見她正不緊不慢地擺弄著自己的魚竿。
偶爾還有小魚上鉤,那輕松愜意的模樣讓張岳心里有點小尷尬。
又過了一會兒,張岳終于按捺不住。
他輕輕提起魚竿,魚鉤上的魚餌完好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