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1號實驗室的過程中,魯向平帶來的專家團隊連呼不可能。
因為按照先鋒四號鋰電池的數據,理論上最大極限已經可以支撐起小排量汽車350公里的續航里程。
純電力車是搞不起來,但支撐油電混合車卻是綽綽有余了。
“這一塊我們已經申請相關專利,不可能弄虛作假,各位專家回頭可以去專利局網站進行查詢”
實驗室負責人也是相當的驕傲“不要說前幾年了,光是今年,我們1號實驗室研究經費就超過了5個億,目前國內有幾家動力電池生產企業能做到”
專業人員討論技術層面的時候,魯向平和王宇等幾個人在外圈,聽到這個數字,他詫異的看了王宇一眼。
“我記得明天參觀的行程里還有2、3號實驗室吧”
“對,兩家實驗室都設在魔都,畢竟那邊更吸引高端人才。”
王宇看了一眼邊上的陽市領導“這是當下比較流行的做法,未來我還打算找首都、中西部,甚至在歐洲設立幾處實驗室,畢竟有些專家不愿意挪窩,只能是企業遷就人才了。”
“我想問的不是這個。”
魯向平好奇道“09年果殼新能源在研發上投入資金有多少”
王宇沒有直接回復魯向平,而是看向了身后的郭媛。
“魯處長,整個2009年,果殼新能源在研發上總計投入超過12個億”
郭媛上前半步回復道“投入占到企業全年利潤的60以上。”
“王總大手筆啊”
“我對果殼新能源的要求很簡單,前五年不需要他們向集團總部上繳利潤,自己養活自己就行。”
王宇笑了笑道“但是有一條硬性規定,前五年內,在研發這一塊上的投入占比不能低于當年利潤的50。”
因為果殼新能源不是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無需對外公布,所以外界無從得知王宇在前些年里往這家公司里投進去了多少錢,王宇所謂的前五年無需向集團總部上繳利潤也是從09年開始計算的。
果殼新能源始于林家的電池生產企業,在04年年底被王宇收購,直到08年才達成盈虧平衡,在這之前,王宇前后可是搭進去幾十億的包括西南地區的一些礦產。
“創新型企業在前期的研發投入直接決定了企業的未來前景,話雖然是這么說,可是又有幾個人敢賭呢”
魯向平聽了王宇的回復之后愈發感嘆“看錯了發展方向的,看對發展方向卻倒在了黎明前一晚的,這樣的企業實在是數不勝數,真正熬出來的畢竟是少數啊”
“大浪淘沙嘛,很正常。”
王宇應景道“每一個有前景的行業總有資本愿意去嘗試,一旦開拓出正確的道路,就能占據先機,市場、人才、資金就會源源不斷的向你涌來,最后形成頭部聚集效應所以總有人愿意賭一把的。”
“看樣子王總對果殼新能源現在發展的方向很有信心啊”
魯向平點著頭道“按照你這邊現有的研發成果,在國內鋰電池這一塊上的確是領先了一大步,甚至于在全世界范圍里都屬于最先進的一檔未來新能源產業一旦如同互聯網產業一樣形成浪潮的話,王總又是業內弄潮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