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之前做撫尺的時候,易書元自我要求不高,只是想做個好看能用的就行,沒想到煉成寶貝了。
可現在要想要煉制折扇,易書元就要求穩了,因為有了玉驚,他已經不想只是做一把牢固的折扇了。
孿生雙寶的念頭可不是說說的
所以現在易書元要全面系統的對自己能了解的知識做個大概的梳理,這份還沒有看多少的竹簡自然也要查閱。
不說通讀吧,至少也得瀏覽個大概,說不定上面還有一些煉器的東西呢。
似乎是因為陰司那邊已經了解到易書元想要做一個游歷紅塵的說書人,會對一些特殊的事情感興趣。
除了修行知識各方雜學外,竹簡上還記錄了一些陰司鬼神所遇的冤魂厲鬼之類的事件,以及一些陽世恩怨延續到陰間的故事。
這對于易書元來說可謂是異常豐富量大管飽,簡直和一樣。
但易書元現在并沒有看這些故事,至多一掃而過。
即便只是如此也十分耗費時間,因為這竹簡上的內容太多了,不知不覺都已經日暮時分了。
“嗯”
易書元眼睛一亮,還真發現了想要的內容。
早已經在易書元肩頭睡著的灰勉聽到聲音醒了過來,一抬頭,發現先生還在看書,不由心中嘀咕一句。
這破竹簡又沒記錄什么仙術妙法,都是一些陰間破事,先生怎么這么喜歡看呢,看書好累啊
易書元可不知道灰勉在想什么。
此刻易書元居然看到了判官筆之類的陰神法器的制作方式,雖然只是淺談,借助神道之力煉化溫養的部分寫得模棱兩可,算是僅僅提及。
但易書元又不需要真的判官筆,這種神道法器和神職息息相關,了解了用處也不大。
恰恰是純制作過程,才是易書元在意的,看得他都移不開視線了。
“要制扇,先鍛骨”
易書元喃喃著,道理其實和判官筆的筆桿子異曲同工。
得七分韻味,三分才是塑形
易書元暫時放下竹簡,又把買來的折扇展開放到旁邊。
隨后易書元取出了撫尺玉驚,將之放在桌案一角,以鎮雜念。
最后,易書元取出了剩下那一半烏木和刻刀。
肩頭的灰勉在撫尺出現的那一刻就精神一振,一看到易書元拿出一半烏木和刻刀,頓時嚇了一跳。
又來
灰勉下意識抓緊了易書元的衣衫,一副嚴陣以待的樣子。
易書元感覺到肩膀上的細微動靜,看向小貂笑了。
“你緊張什么”
“哪有這次我眨一下眼睛,我就不是好漢”
灰勉輸貂不輸陣,還在嘴硬,它覺得跟在先生身邊哪能這點陣仗都受不住
易書元搖搖頭看向烏木,也不知道灰勉在較什么勁。
似乎是因為有撫尺在,這一次的易書元心神匯聚于刀尖顯得更加容易。
隨著元氣匯聚心如止水,易書元手中的刀也在剩下的一半烏木上落下,木屑點點而落,木紋寸寸浮現。
四月三十,縣衙休沐日。
易書元在雞鳴聲中起了個大早,天還沒有完全亮,他就已經穿戴衣衫且洗漱完畢。
今天要和元江紙坊的人一起進山伐竹,開始造紙的第一步,易書元整個人都處于一種輕微的亢奮之中。
仙法有時候始于緣起動念。
在易書元的眼中,從這一步開始,緣法已起,他就等于也在煉制自己的法寶的一部分了。
元江紙坊的院落那邊,陳老漢正在一輛牛車前準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