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一個小宦官點頭哈腰地跑過來。
政制院會議非常重要,目前政制院隸屬人員還沒有調齊,所以趙禎就派了一些宦官過來聽候差遣。
比如有一次連趙禎自己都沒喝水,但又怕王守忠責備宮女,就強忍著不喝水。
等招呼了小宦官去拿水的功夫,趙駿又坐回位置上,然后繼續說道“統計數據有利于我們從中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再尋求更好的發展。以后國家統計部,下面還要有路統計署,州有統計廳,縣有統計局,統計一切經濟、農業以及政制院需要的統計數據。”
小宦官心里一驚,忙不迭去辦事。
由于趙禎性格不嚴厲,所以宮里人做事也經常丟三落四。
“這就是趙光義短視的地方,各個衙門肯定要有自己的統計數據,但國家也要有統計數據,這樣才好拿來比對,找出問題。”
趙駿說道“后世不管是我們國家還是西方國家都是這樣,統計數據不能怕麻煩,一定要多統計,多找出錯誤漏洞,否則還怎么看到發展的成效,還怎么找出發展中存在的那些問題”
“這會不會與三司職權相撞”
呂夷簡思索道“我記得太宗淳化四年,就有總計司,負責統籌全國計數,但因為三司也有同樣的功能,所以僅僅存在了一年多,最終還是撤銷掉,并入了三司里。”
所以在其位就得某其政。
上述那些問題遇到了肯定是隨手解決,但主要的方向還是以國家發展為主。
現在位置不同了,就不能只著眼于懲處貪官污吏,或者發現民間有哪些冤屈,然后出手平息冤案,讓百姓稱贊。
一個國家總理一天天只處理這些問題,那不是扯淡嗎
他需要一邊看數據,一邊實地考察才能做出判斷。
這也是后世我們國家領導者的做事方式,只有發現問題,再提出問題,才能解決問題,而不是坐在這位置上,一拍腦門就決定。
而要想了解國家的發展以及制定未來規劃方向,就必須要了解國家的整體數據,從而針對性地找到解決辦法。
雖然對于大宋的問題,趙駿其實已經了解了個七七八八,比如三冗之害,土地兼并,軍隊戰斗力不高等等。但具體有多嚴重,危害到哪個地步,還是不太清楚。
別說他們。
就連官家都阻止不了他罵太宗。
因此趙駿才選擇剛上任后先啥事不干,就進行數據統籌,之后再辦一些其它事情。
而眾人聽到趙駿又開始說趙光義,就一臉無奈。
呂夷簡等人權當沒聽見。
“那今年的戰略規劃,就是做統計嗎”
算了。
反正趙駿罵的也是自家先祖,跟他們有屁關系
“嗯,這是為了工業革命”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