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問。
趙駿搖頭道“不止,還要大力推動交引法,為邊軍糧草最足準備。之后要成立火器局,創造局,召集人才,進行秘密制造。槍械、大炮、蒸汽機之類,要提前做好準備。除此之外,還要成立地質部,探察全國礦產,特別是煤礦和鐵礦。”
趙駿想了想道“三司的權太重了。”
“你要拆解三司”
“就這些嗎”
呂夷簡問。
“能詳細說說嗎”
王曾問。
眾人大驚。
趙駿點點頭道“嗯,以后再說吧。我認為現在各個部門的職權劃分不清晰,官員職責細分不明確,這是個大問題,必須要進行整改,確定責任制度。比如政制院,我是責任人。政制院為國家第一權力機構,只向官家一個人負責。”
“這些部門的作用就是在各自領域實行自己的職權,實際解決百姓的困難,成為職責部門,為國家的發展和建設幫助。”
“大宋的國情不一樣,還處于封建社會,就應該按照目前的情況進行整改。比如樞密院可以單獨做為一個部門,但政制院下面依舊需要有國防部,也就是兵部,如今的六部名存實亡,還是要負擔起它的責任。”
“很簡單,官府機構應該層層分級,明確官府職能以及官員職能,在后世,我們把這個叫做集體責任制度以及個人責任制度。”
趙駿便解釋道“后世我們有大量部一級的部門,用來統籌全國事務,將大量的事務進行細分處置,如外交部,國防部,發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族事務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監督部,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資源部,農業部,商務部,文化部,衛生部,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等等。”
趙駿的話還沒說完,宋綬就打斷道“我記得你教過孩子百分比,10,是不是要求提高全國糧食產糧十取一”
“是的。”
“我的建議是在宋朝原有的基礎上,進行職責明確劃分,確立個人責任制度。明確各個衙門的領導任期,政制院只做要求,比如我設立一個農業部,要求今年的農業部提高全國糧食產糧10。”
“等會”
宋綬愕然。
其余人也是一臉驚詫。
趙駿點點頭。
“那怎么能做得到呢”
在原有生產力就這么大的情況下,根本就很難完成這樣的任務指標。
趙駿不滿道“怎么做不到緩解土地兼并,進行品種改善,建立直屬農業部的大學,細分農業學科,培養農業專家,研究更多的農業知識,政制院會指導方向,只要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就必然會達到任務目標。”
雖說趙駿提出過要去海外尋找高產農作物。
但這種東西是個長遠計劃,可能要好幾年才能夠做到。
“好吧。”
眾人只好應下,現在趙駿是老大,而且他說的好像也沒什么毛病,就只能點頭答應。
“那要是還達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