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政制院已經了正確引導,他們卻還是達不到的話,就說明下面都是群尸位素餐酒囊飯袋之輩。能力不行就換人,貪官污吏該查的查,該抓的抓,該殺的殺,不用我多說了吧。”
“是。”
幾個人看到趙駿的雷厲風行,不自覺都應了一下。
“具體各個部門我會在最近的幾個月做出章程,在今年之內,我要完成數據上的統計,以及各個職能部門的調查報告。而且要放出風聲,告訴大家明年要進行各部門重組改革的事情。”
趙駿環顧眾人說道“部門的名字還可以用原來的名字,比如兵部不需要改變為國防部,禮部也不需要改變教育部,但必須要明確這些部門的職責要求。將來政制院必須要看到各個部門都有自己部門的內務事情,而不是出現什么你不管,我不管,大家互相踢皮球,明白了嗎”
感慨的是趙駿的領導能力已經得到了他們的承認,甚至比他們想象中的還要好。
原因在于他的規劃是合理,且有目的性的。
事后再想,就覺得既驚訝,又感慨。
驚訝的是他們竟然已經發現自己漸漸開始服從起了趙駿的領導。
這對于官僚士大夫來說,并非一件壞事。
畢竟以前皇帝特意把這些職能部門的職權模糊、重疊,就是為了防止職能部門權力過大,對皇權造成威脅。
如果他一開始就大刀闊斧地改革,他們肯定心里會抵觸,從而希望能夠勸解。
但現在趙駿并沒有馬上進行制度變化,而僅僅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職責明確,細分權力。
并且到現在為止,趙駿也并沒有立即提出罷黜大量官員,進行如范仲淹那樣對門蔭入仕嚴厲把控,讓九成官員都反感的情況。
那么就說明趙駿至少暫時還沒有打算動士大夫們的基本盤,也沒有觸碰他們的底線。
趙駿卻反其道行之,細分權力,不在乎是否出現官員權力過大的問題,那么對于官僚士大夫們來說,這反而是一件提高他們權力的好事。
這種情況下自然無人反對。
比如把三司拆解后,計相的權力就會弱化許多,還把三司的部分職能轉移出去,財政權被大大削弱了。
不過這也在能接受的范圍之內。
改革的路程,相對溫和了許多,自然讓他們能夠接受。
唯一的問題就是趙駿的處理方式屬于溫水煮蛙式,明面上提高了官員的權力,但在職責劃分清楚之后,又拆解了一些部門,單獨列出來。
趙駿最好做出會議總結,隨后咧嘴一笑道“我聽說你們的工資一個個都挺高的,先把全國官員收入數據統計上來吧,官員級別不同,工資待遇可以不同,但不能差得太遠,你們說是吧。”
“啊”
反正他們又不是計相,程琳等人要是反對,那就讓他們去頭疼去吧。
“今年的任務就是數據,一切以數據為標準”
場間一片傻眼。
什么意思。
剛上臺,就要砍我們工資了嗎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