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倒不是趙駿多喜歡抄詩詞,而是手頭上能賺錢的東西確實不多,就只能先抄點詩詞用著。
而且趙駿也沒打算抄北宋的,或者依靠抄襲裝逼揚名,取個魯迅或者浙江周樹人之類的化名,抄點南宋明清時期的詩詞以及,先狠狠地小賺一筆再說。
二來就是為了打出報紙的名聲,他打算等將來報紙開辦后,就利用詩詞、連載之類,吸引大量讀者。
這也是后世報紙黃金時期常用的營銷手段。
如金庸、古龍就是登報連載,每年吸引了不知道多少讀者訂閱報紙。
因而一旦利用詩詞之類打出報紙名聲,作為將來宣傳領域的重中之重,印刷坊肯定就會成為重點保護對象。
以后趙駿也打算把這里劃為官府機構,直接國營,似新聞出版社之類。
就像后來的人民報這樣,成為官方的喉舌,那自然還是要以國營為主,可不能讓私營參入其中。
想到這里,趙駿搖搖頭道“這印刷坊我有大用,怕是不能作價商股。”
“原來如此,是我唐突了。”
孟承起有些遺憾。
看到他樣子,趙駿想了想就道“不過也許我們還有別的買賣可以做,聽說孟東家是做糧商的”
孟承點說道“是的,我們孟家確實是以售糧起家。”
“若是東家愿意的話,以后再聊聊與朝廷合營賣糧的事情。李相現在正在與一些茶商交談,打算與一些大茶商一起入股,半私半官。”
趙駿建議道“像糧、鹽、茶這類,純官賣或者私賣都有很大問題,若是半私半官賣,能解決很多弊端。孟東家要是有興趣的話,我到時候找李相聊聊,看能不能改變一下官營糧草的政策。”
“啊”
孟承起那一瞬間不是惶恐,而是傻眼。
直接找李相聊
這位到底是何方神圣
“怎么”
趙駿問道“東家有覺得如何”
孟承起剎那間心思變幻,隨后陪笑道“若是能見到李相,聊聊此事,那自然不無不可。”
“嗯。”
趙駿也沒有聽出弦外之意,就說道“我明天找李相問問吧,大宋糧、鹽、茶一類商賣弊端太多,確實需要改變。”
這也是他之前告訴趙禎他們,然后由趙禎轉告給李諮的事情。
由于官賣導致腐敗橫生,所以百姓更愿意把糧食、茶葉和鹽賣給私營商人,并且官營有很多強買強賣,官員親自下場經商等等弊端,對民生非常不利。
因此趙駿也打算逐步放開國營榷賣制度,引入私人商賈加入到官賣行列。這樣既防止像西方那樣完全資本市場,導致大商人壟斷哄抬物價。也能防止官賣貪污腐敗橫行,造成官營資本上下其手的問題發生。
接著二人就又聊了一些其它事情,最后商議將這個印刷坊從地契到全部工具、房產之類,作價七千貫買下。另外還有二十多名工人,他們跟孟承起簽了合同,也都轉到了趙駿手里。
宋代的打工人合同跟后世差不多,已經不是像以前那樣的賣身合同,而是工作合同。工人來去比較自由,現在合同到了趙駿手里,那工資以后自然由他來發。
與孟承起約定明天一起到官府做契約,一手交錢一手交地契之后,趙駿這才出了印刷坊。
宋彩全程沒有插入他與孟承起的對話。
老老實實在旁邊看著。
甚至說到一些比較關鍵內容,還會故意走開,去看看印刷坊的東西。
等出來之后,趙駿見他一直沉默,便笑著開口問道“宋兄怎么了這是以前你話很多,今日倒是沉默了。”
宋彩訕笑道“原本以為趙兄是去買書的,結果這大手筆,直接把印刷坊買下來,愚弟自覺羞愧,這輩子都沒見到過七千貫,也幫不上什么忙。”
“無妨。”
趙駿笑了笑道“你我本是君子之交,宋兄也是好意為我介紹書本,沒幫上忙就沒幫上,無需自責。”
宋彩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沒有把心里想問的事情問出口,而是低聲道“若趙兄以后有什么用得著我的地方,還請趙兄吩咐。”
“談不上吩咐。”
趙駿想了想,說道“宋兄以后有什么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