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
夏竦沉思起來。
按理來說,他跟趙駿沒什么沖突,沒必要跟趙駿作對才是。
問題是他跟呂夷簡是政敵。
早年劉娥臨朝,呂夷簡支持趙禎親政,而夏竦是劉太后的人,支持劉太后掌權。
所以當時呂夷簡屢次彈劾夏竦,要罷他的官。
這事夏竦一直記著。
另外夏竦是個權力欲望比較大的人,一直對宰相的位置垂涎三尺,呂夷簡他們不倒,就沒有他的出頭之日。
現在政敵呂夷簡不僅位極人臣,甚至還比以往更夸張,支持那位什么趙駿執掌政制院之后,竟成為了政制院的二號人物,擁有節制百官的權力。
這就太離譜了。
夏竦羨慕嫉妒恨的同時,也在想該怎么把呂夷簡和趙駿拉下馬,雖說自己不奢求那政制院知院的地位,但若是能做到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那也是極好的事情。
想到這里,夏竦低聲說道“此事怕是不容易辦,如今官家正信任他們,直接彈劾,未必奏效。以我之見,還是應該見機行事。”
“見機行事”
劉元瑜納悶道“如何見機行事”
夏竦說道“這趙駿不知道是何人,也不知道其跟腳,如今他在汴梁名聲正旺,想讓他自己因彈劾而罷職怕是不易。且政制院現在已節制百官,若違背政制院的命令,又恐授他們把柄,讓官家不快。”
“這”
劉元瑜嘆息道“是啊,這次我去找程公,也是想問問。這次政制院下來文書,要我們把這幾年計數整理好,送到政制院去,我們能否拒絕,以三司素來只聽從官家為由,不聽其事。”
“那程公怎么說”
夏竦問。
“程公謹慎,不愿如此,已經讓我們在整理計數了。”
劉元瑜聳聳肩。
夏竦思索道“嗯,程公想來也不愿做這惡人。如今政制院新立,恐要立威,其實我們也沒必要出頭,靜觀其變就是了。”
劉元瑜惡狠狠地道“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這趙駿不過一黃口小兒,憑什么能身居高位”
“子正公所想,亦是我們大多數同僚心中所想。”
夏竦笑了笑,隨后說道“既然如此,我倒有個想法。”
“哦”
劉元瑜忙問道“子喬公快說。”
夏竦像個狗頭軍師一樣出了個主意“政制院想來今年也不會做什么大事,大抵是先查查各部門的計數,瀏覽一下往年的數額,明年開始施些新政之類,你說若是計數錯了,亂了,混了,施政壞了,該如何是好”
“你的意思是”
劉元瑜頓時睜大了眼睛。
夏竦笑道“人嘛,總有出錯的時候,也不能怪三司的人沒有整理好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