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瑜立即心領神會,連連笑著點頭“子喬公好計策也。”
說著拱手道“我鹽錢司還有些事,就不叨擾子喬公了,明日再設宴請公。”
“好說好說。”
夏竦點頭示意。
劉元瑜便興高采烈地離開。
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夏竦瞇起了眼睛。
歷史上他對付新黨的辦法就是誣陷,先構陷范仲淹他們是朋黨,然后讓女仆模仿石介的筆記,造謠富弼要謀反。
雖然這么做比較冒險,但確實讓他成功了,也足以說明夏竦是一個擅長用陰謀詭計的人。
或者說當時的士大夫階級還比較在乎清名,正是被夏竦找到了突破口。
這跟夏竦不是正統的文人出身有關。
相比于宋代一些士大夫的堂堂正正,夏竦確實可以做到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而目前的情況是他沒辦法通過誣陷趙駿謀反來達成目的。
畢竟他對趙駿可以說是完全不知底細,而且人家還是皇城司老大,論起情報工作,比他強得多。
趙駿不誣陷他就不錯了,怎么可能被他誣陷
所以只能另想辦法。
既然要把趙駿和呂夷簡他們拉下馬,毀掉這個突然出現的政制院,還有什么比政制院的施政出了大問題更好的辦法
只要政制院的政策出了問題,禍國殃民,百官便會群起而攻,官家就算再信任趙駿呂夷簡,怕也得搖擺不定。
到時候他再出擊,恐怕很快趙駿和呂夷簡等政敵,就都會被罷官,那他上位的可能自然就很大了。
因此面對這些政敵,肯定要背后下黑手。
不過從引誘劉元瑜這一招來說,其實還是有點愚蠢。
畢竟只上交錯誤、混亂的統計,不一定能給政制院造成太大的麻煩。
聰明的做法就應該先隱藏下去,靜觀其變,等將來政制院出政策,再暗中搞破壞就是了。
可夏竦還是幫劉元瑜出了主意。
主要也是想看看政制院那邊會怎么應付,試探一下那位趙駿的能力。
反正這事他也就是隨口一提,即便將來事發了,官家和政制院要問罪劉元瑜,以劉元瑜在百官當中的人品,估計也沒有人信。
到時候他一邊撇清跟劉元瑜的關系,一邊說劉元瑜跟他有仇,是在攀咬他就行。
所以本來就是隨手下的閑棋,看看對方的反應。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