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表示贊同。
趙駿說道“要想解決大宋的問題,在節流方面,就是控制政府開支,限制政府借債,這就是三冗方面的情況。”
北宋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借貸都特別興盛。
王安石變法,做青苗法的前提就是他發現民間借貸需求旺盛。
而且民間借貸壓榨非常大,官僚地主階級對百姓收取高額利息,所以才打算以官方低利率貸款貸給百姓,取代私貸。
可惜老王還是低估了吏治有多爛,好政策到了民間直接變成了壞政策。
范仲淹聽到趙駿終于又一次提起三冗,精神一振道“三冗問題危害嚴重,確實應該管管。”
“冗官和冗軍的問題現在不是時候,但可以從冗費入手。”
趙駿說道“今年我已經削減了高級官員們的俸祿,明年再想辦法砍一砍大家的福利,然后就是地方財政公款耗費現象也得管一管,盡量把冗費給取消掉吧。”
呂夷簡、王曾等人臉色微變,他們的工資被砍了一半了,以前是年入大概三萬貫左右,現在只有一萬五,其余賈昌朝等人降到了一萬左右。
政令已經下達,明年開始生效。為此高級官員們怨言頗多,只是礙于劉元瑜的前車之鑒,大家不敢撩撥趙駿的虎須。
現在又要砍他們的其它福利,太難受了。
每個人的臉色像是便秘了一樣痛苦,可又不敢和趙駿頂牛,就只好委屈地坐在那,一聲不吭。
趙禎見他們臉色情況,也能想到是什么原因,便問道“這樣會不會太傷他們了”
“能傷他們什么”
趙駿瞥了眼面色不太好看的呂夷簡他們道“沒不允許他們經商,沒收他們全部財產就不錯了,這幫家伙一個個家財萬貫,缺這點俸祿嗎”
呂夷簡就只好說道“官家,臣以為如今大宋官員的俸祿確實過高,削減一些,也不無不可。”
“是啊,臣等無礙事的,只是些許俸祿而已。”
“臣等雖不才,但這些年還是攢了些家底,削減些俸祿,為國家縮減支出,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臣無異議。”
眾人七嘴八舌同意了削減福利的事情。
魯迅先生果然說得沒錯,“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里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愿意開天窗了。”
他們這些頂級宰相的俸祿本來就高,即便砍掉了一半,也是明清時期高級大臣的幾十倍,最重要的是他們這些人家族個個產業豐富,田產、鋪面、宅邸不計其數。
要是趙駿禁止他們經商,那損失的可就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貫,相比于豐厚的家產,區區一萬多貫的年俸,孰輕孰重,他們還是分得清楚。
所以面對趙駿的步步緊逼,他們也只能步步后退。
“好吧。”
趙禎見大家都同意,就只好應下。
“除此之外,我認為交子務應該獨立出去,不接受其它任何部門插手,直屬于政制院以及官家。”
趙駿見大家妥協,嘴角露出笑容,隨后說道“他們可以自由調配市場,降低通貨膨脹,目前大宋處于錢少貨多的通貨緊縮情況,提高保管費這個辦法不太行,交子務也缺錢,但可以放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