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原副樞密使,李諮以前的工資能達到兩萬多貫一年,并且他出身新喻李氏,是唐趙國公李峘之后,家境優渥,宅邸雖在外城,卻正因為在外城而寬闊奢華。
在大樹邊有一座涼亭,不遠處池塘面上沒有結冰,還有紅色的鯉魚在里面游動,偶爾探頭躍出水面,令池塘水面濺出點點漣漪。
這些有錢又有權家的院子,果然豪華,什么亭臺樓閣,雕梁畫棟,應有盡有。
正常來說,正廳招待客人說明比較正式。而把客人領去后廳,就說這位客人的身份尊貴,連較為隱私的后院都對客人開放,由此可見李諮對待趙駿還是十分敬重。
一行人到了后庭的一顆老銀杏樹下,這大樹枝繁葉茂,雖然已是深冬,可樹葉金黃,掉落了一地,樹上還有小半沒掉完,風一吹,婆娑作響。
正廳擺設跟前廳不一樣,是正對著大門有一張方角桌,桌案左右兩側各擺了一張太師椅,然后這兩張椅子下面兩邊各還有一排椅子,有十多個座位。
顯然這位置也是精心設計,否則雖然李諮是主人,但讓趙駿這個上司加救命恩人坐在他的下首也不像話。
雖然正值冬季,但還是有很多常青植物生長,且府中的奴仆鏟雪、清理,倒是不顯得只剩下一片雪白。
李諮帶著大家路過那老銀杏樹,進了后院的正廳。
接著二人各自坐了左右兩邊的位置,李諮才請諸多商人們按照位置坐好。
其中田昌和康喜坐在左右下首位置,他們一個是汴梁最大的茶商,另外一個是汴梁最大的鹽商,都頗有家資。
“來,知院,請上坐”
李諮伸手邀請趙駿入廳堂內,趙駿也沒有客氣,回了一句“請”,隨后就一同邁入了廳內。
按糧商里地位來說,孟家總資產不過四五十萬貫,只能排第二第三梯隊,根本不能算最頂級的糧商。
但架不住孟承起是關系戶。
孟承起則坐在趙駿左手邊下首第二個位置。
他家其實沒那么富裕。
其余人也都是汴梁數一數二的茶、鹽、糧、油之類生物必需品的大商家,在這里身家最差的都有四五十萬貫以上。
可以說,如果這里的人家產全部充公,估摸著得一下子能幫朝廷財政收入上千萬貫。
跟趙駿之前就認識,趙駿覺得這人挺有意思,而且懂事聽話,把一個沒有他任何股份的印刷坊打理得井井有條,編輯部那邊也全靠孟承起幫忙。
所以在本來就需要糧商的情況下,順手撈他一把也無可厚非。畢竟相比于找那些不知底細的陌生人,找一個知根知底的也挺好。
這屋里本來就有香炭,用炭盆、火爐一類,把室內溫度保持在一定程度,還有香爐升出裊裊青煙,茶氣一沖,茶香混雜著香料味道,讓屋中氣味更加浸入心脾。
奴仆上了茶后,就倒退著出去,把門關上,免得屋外的冷風吹進來。
眾人紛紛坐下。
接著李府的奴仆上了茶葉,都是上等的好茶,茶香一下子飄滿了整個屋子。
李諮說著端起手中的茶杯,瞇起眼睛掃視在場,一邊佯裝喝茶,一邊實際上在看眾人反應。
不出他所料的是,在場諸多商人都露出喜色。
直到這個時候,李諮才環顧四周,開口說道“諸位,今日邀請你們來的目的,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