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臉茫然。
怎么這位知院青天大老爺,開口閉口就是要殺人
而且還是以吊死示眾的方式。
趙駿解釋道“禮、義、仁、智、信全被他們拋在腦后,為了利益,連家人都可以出賣。這群人是恥辱的象征,像淮南旱災之后哄抬糧價的糧商,就是一群資本家,應該把他們掛在城門樓上將他們吊死。”
眾人打了個寒顫。
趙駿接著又緩和了語氣說道“在國家危難的時刻,商人應該站出來幫助國家。在百姓危難的時候,商人也要擔負起責任。我希望咱們大宋都是像弦高、子貢這樣的商人,而不是在淮南旱災之后哄抬物價的資本家。選諸位來,就是看重了大家愛國的品質。”
“不錯。”
殺心有點重啊。
“當然了,在我看來,商人并非賤民,他們同樣也是國家的一份子。所以國家不能歧視商人,應該正常地像大宋任何一個子民一樣看待商人。但同樣的,我也希望商人能夠愛國,能夠誠實守信,公平公正。”
“我等商人雖重利,卻也知道國破山河在,若是沒有了大宋,沒有了自己的國家,便如浮根之萍,四處飄零。”
“是啊,請知院與李相放心,但有差遣,我等絕不推辭,縱使豁去身家性命又何妨”
李諮微微點頭道“爾等都是老夫精挑細選,如田昌,入中之時,少虛估錢財,又組建商行,穩定茶葉價格,幾乎從不哄抬茶價,頂多也就是稍微溢價賣,該賺的錢賺,不該賺的一分不賺,這才是為商之道”
聽到他的話,眾人心里稍微舒服點,田昌等人連忙說道“李相說笑了,我等也只是盡一些本份,汴梁百姓要茶,我等也是為國為民,并不敢貪功。”
都說天下烏鴉一般黑,可事實上古代地主階級也不都是周扒皮。
史料記載當中,愛國地主、慈善地主非常多,遇到災荒年月,也有不少商人地主會選擇平價或者低價出售糧食,甚至干脆放粥鋪救濟災民。
大家拍著胸脯保證。
汴梁商人不計其數,身家過百萬者也不是沒有。但趙駿偏偏只選了這十多人,原因就在于這些人算是商人當中比較有底線的。
趙駿需要扶持一批商人,一來是穩定物價和民生,防止生活必需品常常出現大幅度波動。
二來也是為了推動資本主義發展。
嗟來之食這個典故,其實就是一位叫黔敖的地主賑施災民的故事,只是他言語過于傲慢,為饑民不能接受,終使善舉不得落實。
所以在海水里面找針不容易,但在沙子里面淘點珍珠還是簡單,最終李諮篩選出了十多位還算比較有良知的商人出來。
入中法全靠朝廷通過政策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等到打仗或者救濟災民的時候,這些商人可比官府發揮的作用大得多。
將來再把礦產進行半國有半私有化,就不信這些商人為了挖礦,不研發蒸汽機出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商人的行動效率以及調動物資的能力,跟目前的官僚機構比起來,還是很有優勢。
因此與商人合作,進行半私有半國有化也是必要的改革措施。
等到將來這些政策措施又出了別的問題,再改革就是。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