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他說話,大家連忙閉上嘴巴,連茶水都不敢喝,眼巴巴地看著趙駿。
他這話中帶著一股殺氣,眾人脖子不由得縮了縮,嚇得一動不動。
要知道這些天皇城司砍了不知道多少人,前段時間每天輪番帶人去東城郊外砍頭,那草地都染成了紅色,他們雖然知道趙駿是講理的人,但生怕惹惱了對方被抄家滅族。
所以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對待。
就見趙駿環顧四周,沉聲說道“官家榷賣制度確實該換一換了,好處朝廷沒得到多少,都被那些當官的拿走,三司的問題多多,皇城司也該調查調查這些人,該抓的抓,該抄家的抄家,殺一批人,決不能姑息。”
旁邊李諮知道下面那些商人不敢搭茬,就很配合地問了一句。
“因為商人重利”
就見趙駿說完之后,又看著眾人繼續說道“不過完全放開榷賣也不行,朝廷鼓勵市場競爭,也鼓勵大家鉆研技術,提高商品品質,帶給百姓更好的產品。但茶、鹽、油、糧等物品是生活必需品,乃是國之命脈,不能完全交予商人處置。”
“這是為什么呢”
就聽到趙駿繼續道“一旦商人重利,那么就有可能哄抬物價。如這次淮南大旱,前年災情開始,商人們便囤積糧食,把糧米一度炒到兩三千文一石,這對于國家來說,絕不是一件好事,因而必須要監管,也必須要朝廷在其中參與。”
田昌其實早就從李諮那得知朝廷想要跟他們作價商股的事情,所以倒也沒有意外,便說道“知院說的是,小人也以為若是全面開放榷賣,并不穩妥,因而愿意與朝廷一同協作。”
趙駿扭頭說道“若有十分之一的利潤,商人便足以運作;若有五分之一的利潤,商人就活躍起來;有二分之一的利潤,商人就鋌而走險;為了一倍利潤,商人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三倍利潤,商人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死刑的危險。”
臺下眾人面色不一,雖然這話有些貶低商人只看重利益,但話是趙駿說出來的,他們哪怕是反駁也不敢反駁,因此一個個都是表現得略帶著心虛,沒有任何不滿的情緒。
“小人堅決擁護知院的決定。”
“知院請放心,只要知院一句話,小人必赴湯蹈火。”
孟承起也知道這事,馬上第二個表態道“小人也覺得這樣最好,官家能夠在其中,自然也能夠監督商人不為利而有損國家百姓。”
眾人都是聰明人,便立刻也紛紛跟進道“小人亦是如此。”
在座的各位能夠成為一方富豪,除了本身有商業頭腦以外,要么是抱上了官家大腿,要么是見識過官家厲害,所以兩害取其輕,相比于得罪官家,與官家交惡,那自然是與官家交好更有利。
趙駿見眾人識時務,便笑了起來道“諸位也不用擔心,你們今天既然能坐在這里,而不是被皇城司請去喝茶,自然是有理由。”
大家七嘴八舌地表忠心。
雖說朝廷監管且可能會在里面參雜股份,但也好比像以前那樣,不僅受到官商的打壓,還拿茶引鹽引都困難重重的情況好得多。
“因為我需要的商人必須要有優良的愛國品質,有為人的基本道德底線”
趙駿環顧四周,擲地有聲地說道“春秋時期,商人弦高在國家危難之際,假裝犒師智退秦軍。孔子的學生子貢聽說齊國要伐魯,游說諸國救齊。商人也應該愛自己的國家,而不是眼中只有利益。那樣的人不配為商人,只是資本家而已。”
說著他看向田昌道“田昌,你雖是汴梁最大茶商,但也最多就是私人茶商,那些官商當中,不弱于伱甚至強于你的有很多,像馬家、劉家、李家等等,你知道為什么是你坐在這里,而不是他們嗎”
田昌一頭霧水,說道“小人不知。”
有人問道“知院,何謂資本家”
“資本家就是一群只看重利益,而忘記為人準則的人”
資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