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為了朝廷的臉面著想,這些人必須死刑。
晏殊這個說法是站得住腳的,但當時三司魔怔了,就是不松口。
之后政制院下了絕招。
他們讓一些人放出三司對重大犯官包庇的風聲。
歐陽修知道后,勃然大怒,立即寫了文章在報紙上猛烈抨擊了三司這樣的行為。
雙重輿論引導下,引發了巨大的輿論風暴。
早朝上也進行了議論。
他們針對是所有士大夫都能從輕發落,還是只有沒弄出嚴重后果的士大夫可以從輕發落進行了激烈辯論。
最終在歐陽修等人的帶節奏下,得出結論,就是“刑不上大夫”的確是大宋對士大夫的一種優待,但這不能成為士大夫無法無天,可以肆意妄為的理由。
若是士大夫們到處禍害百姓,到處殘殺無辜,那對于朝廷的打擊會非常大,造成的后果肯定也讓朝廷難以承受。
所以“刑不上大夫”,必須是有限的,如果造成了巨大后果,就必須明正典刑。
當時場面上還是頗為壯觀,大部分百官都屬于那種看熱鬧的心態,以歐陽修、蔡襄、余靖等年輕正義之士,把三司罵了個狗血淋頭。
就連趙禎都下場幫歐陽修他們說話。
百官們一瞧這情況,也是馬上改變了吃瓜立場,紛紛指責起三司來。
說那些人能干出這種喪盡天良的事情,就已經不算士大夫,根本不配得到優待云云。
還有真正的士大夫就應該為官清廉造福一方百姓,而不是這樣蠹國亂民等等。
這就直接把那些人給開除士大夫籍了。
錢正威、張揆、范諷三人根本頂不住這么大的壓力,最后只能妥協,按照政制院的交代,把人給判處了死刑。
如此一來,朝廷收獲了顏面,趙禎呂夷簡他們能給趙駿一個交代,百姓得到了公道。
同時官員們也明白了“刑不上大夫”的底線在哪里,將來做事想必也會深思熟慮,有所收斂,不敢再像從前那樣肆無忌憚。
對于幾方來說,都是一件共贏的好事。只有那些被砍下了腦袋的犯官們受傷的世界,算是達成了。
而趙駿這邊,則南下前往江浙。
他走的那天,真州百姓云集渡口,紛紛歡送。
其實趙駿沒怎么為真州百姓做過什么事。
因為他多去走訪地方,在真州待的時間比較少,除了視察一下漕運情況以外,就是在轉運使衙門辦公,只是偶爾去鄉下看看而已。
但即便是如此,很多百姓也是自發過來相送,即便沒有受過他的恩惠,也不斷喊著青天大老爺。
世界就是這樣,如果你常年呆在了黑暗里太久,陡然間有人給了你一抹光明,那么這抹光明,就成為了伱的救命稻草。
趙駿在他自己看來,沒有做什么,無非就是查了一些陳年舊案,打擊了一些貪官污吏。
可對于百姓來說,他是在把壓在他們頭上的那座大山搬走的恩人。
這便足以讓人銘記了。
趙駿便在這歡送當中,船隊浩浩蕩蕩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