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再讓范仲淹多在西北待兩年,把那些上級將領都換成他自己的人,恐怕就妥妥的一地節度使,割據一方的軍閥。
在這種情況下,百官們自然會想起了前唐時期,那些不聽從中央調令,稱霸地方的各路藩鎮軍。
因此面對這樣的情況,百官們相當忌憚。
朝議的時候,甚至已經有官員以安史之亂為引,暗示趙禎如果不加以節制,立即把范仲淹調回來的話,恐怕會造成難以預料的后果。
于是接納李元昊投降的聲音迅速壓過了別的聲音,雖然也有人分析認為,李元昊狼子野心,不可能就這樣善罷甘休。
但大部分官員考慮的從來都不是什么李元昊對大宋有沒有威脅這件事,只會考慮權力過度集中,會不會導致安史之亂重演,范仲淹會不會成為另外一個安祿山這件事。
所以即便沒有人挑明,可這種明里暗里的暗示顯然也是一種對范仲淹的謠言中傷。
若不是在關鍵時刻,呂黨老大呂夷簡站出來為他的宿敵范仲淹說了兩句公道話,恐怕今日的早朝,都要變成對范仲淹的批斗會了。
朝議過后,趙禎等人在崇政殿開小會。
正值初夏四月,天氣回暖,殿內的大門、窗戶都敞開著,除了散熱以外,主要還是趙駿說過,宋朝宮殿結構往往以水銀朱砂做材料,有劇毒,需要一直保持通風。
所以平日里趙禎除了辦公沒辦法以外,自己居住都是在后苑的木屋住,就連妃子們現在也都遷到了后苑,重新建了一些木質殿宇。
此刻大家分列而坐,趙禎坐在書桌后的椅子上,明顯松了一口氣,還是挺意外地看了眼呂夷簡,率先開口說道“多虧了這次呂公能仗義出言,否則朝野非議,范卿怕是不能再在西北待下去了。”
“臣為范仲淹說話并非出于私心,只是他現在確實需要坐鎮西北,穩定局勢。”
呂夷簡臉不紅心不跳地說道“如今西北戰事順利,一戰大敗元昊,雖然打得元昊搖尾乞憐,然這就并不意味著西北的戰事就此結束。”
“咳咳咳。”
王曾咳嗽兩聲,他自從去年那次病情渡過后,算是過了一次鬼門關,身體得到康復,自然也就重新回到政制院工作。
不過還是落下了病根,蒼老了不少。
他瞥了眼呂夷簡,誰都知道老呂頭這廝嘴上說的好聽,但實際上還是在博得官家的好感以及寬宏大量的好名聲。
畢竟范仲淹以前那么針對呂夷簡,呂夷簡非但舉薦范仲淹前往西北,同時又在這樣關鍵時刻仗義出言,維護范仲淹,那滿朝文武還不得夸贊他一句宰相肚里能撐船
所以在官家夸贊呂夷簡之前,他先打斷了再說。
聽到王曾的咳嗽,趙禎果然被吸引過去,還未來得及夸贊呂老頭,就關心地問道“王相現在身體如何了”
“謝官家,好了許多了。”
王曾回應道。
呂夷簡不滿地看了眼王曾,隨后不咸不淡地說道“若是身體抱恙,不如回家休養。”
“勞呂相關心,我這把老骨頭還挺得住。”
王曾也不陰不陽地回了句。
倆老頭就愛互嗆。
其實當初呂夷簡第一次被罷相后,還是王曾舉薦他重新擔任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