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呂夷簡和王曾還時常互嗆,但也少了以前那樣你死我活、劍拔弩張的感覺。
王隨那邊重病纏身,御醫說大抵是活不過今年。
而政制院這群老頭,最年輕的是宋綬和晏殊,今年都是48歲,其次是范仲淹和蔡齊,分別是51和52歲。
接著呂夷簡跟王曾,一個60歲,一個61歲。最老的是盛度,71歲。
王隨比盛度小6歲,今年65,卻走到了盛度前面,亦是讓他們這些人感慨。
畢竟對于他們來說,如果人只能活到六七十歲的話,那他們也其實沒幾年活頭了。
還有什么放不下呢
一路入了皇宮,趙禎在西華門內等著。
遠遠的見到,趙禎就直接走出了宮門,少見地來到城外,主動到了近前忍不住呼喊道“大漢龍。”
他差點喊出大孫。
要知道現在除了呂夷簡他們外,周圍還有很多禁軍士兵,要是被他們聽見趙駿和趙禎的真實關系,恐怕一下子就能點燃汴梁輿論。
“陛下”
趙駿走上前,拱了拱手,然后有些疑惑地看著眼前的人。
這t是趙禎
就看到趙禎面黃肌瘦,雙眼無神,黑眼圈嚴重,整個人憔悴了許多。
跟當初離開汴梁之前,判若兩人。
“漢龍。”
趙禎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上下打量,然后嘆道“你瘦了,頭發也白了這兩年你都遭受了什么苦”
“跟官家憂國憂民比起來,我還是差得遠。官家這兩年,也”
趙駿欲言又止。
要不是他知道這年頭似乎只有五石散,沒有鴉片,他甚至都懷疑自己不在的日子里,趙禎天天抽大煙去了。
“最近這半年來,官家確實每日憂愁。”
晏殊說道“清早起來上朝議,白日從早上到黃昏,都要在崇政殿處理政務,時常茶飯不思,日漸消瘦啊。”
趙駿臉上露出欣慰的表情道“官家終于意識到,大宋再這樣下去,就要滅國了,這是好事啊。”
“額”
趙禎心虛地點點頭,隨后說道“先回宮再說吧。”
眾人便進了皇宮。
一路說說笑笑,回到了崇政殿中。
趙駿進入屋內,看了眼筆記本,正閉合著放在趙禎的書桌上。
大家各自坐下。
趙禎坐在桌案后,手不自覺摸向了鼠標,又很快意識到什么縮了回來,這才側頭問道“此番大孫去了地方近三年,有什么收獲嗎”
“收獲很大啊。”
趙駿感嘆道“以前只覺得大宋百姓苦,可光看史書,其實很難共情他們到底有多苦。但現在踏踏實實地在地方走了那么久,看了太多事情,才明白他們的處境有多艱難。”
他說著環顧四周,認認真真地說道“后世咱們新時代也不富裕,雖然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畢竟有那么多人口,不可能人人都條件好,百姓生活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至少已經很難再餓死人,而現在”
現在的大宋百姓,至少四五成以上,都游走在餓死的邊緣。一旦出現災荒,那是不知道多少人倒下。小農經濟頑強而又脆弱,頑強的是它承載了中華民族的延續,脆弱的是,稍微一碰,就是瀕臨滅亡。
眾人又何嘗不知道這些,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凝重的表情。
呂夷簡更是沉聲說道“正如漢龍所言,大宋生產力不足,地方上問題多多,錢糧缺乏,終究是不能保證人人都安居樂業,生活安康。”
“也不是不能保證,就是條件太苛刻了。”
“什么條件”
“很簡單。”
趙駿面無表情地道“打土豪分田地,徹底完成一次大洗牌,把地主的田分給百姓,一切就能回到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