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上是有些小阻力的,比如原來的國營榷場那些官員可不能接受鐵飯碗的丟失,紛紛鬧騰反對。
可反對無效啊。
李諮重拳出擊,嚴查原本國營榷場的貪腐,結果直接造成地震,數百官員落馬,從汴梁到江浙,逮了不少人。
這下阻力就沒了,其余官員則無所謂,反正不管他們的事情,何況現在官場人更多了。
官制改革之后,多了很多新部門,原來閑散官員紛紛上位,一下子解決了宋朝的冗官問題。
但這解決問題的方式,屬實是有點為了治好瘸腿的毛病,干脆就把腿給鋸掉。
因為以前冗官是閑散官員,沒有差遣,能少發一份工資。
現在有了差遣,工資多領了一份,反而讓冗官解決,可官員工資支出更多了,造成財政壓力更大。
不過這樣做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那就是新來的官員顯然會更支持政制院,政制院的存在才能讓他們上位,如此就形成了一個新的利益集團。
基本上只要政制院不再次裁撤掉他們,大部分新上任的官員,基本上都會維持政制院的主張。
因此這就造成了新的官場改制,更加沒什么阻力。
剩下的,現在也就只有大范圍改制了。
“很好。”
趙駿聽到眾人的匯報,滿意地點點頭道“看來這些日子,你們也不是什么都沒做。”
呂夷簡撫須,得意自矜道“那是自然,還是做出了些成績。”
“老呂,別太驕傲自滿啊。”
趙駿笑道“這些制度,還只是前戲,阻力不會太大,真正要改制的話,大的還在后面。”
聽到趙駿的話,眾人好奇,王曾問道“看來這次下去,你確實有很大收獲啊。”
“的確有一些想法,我需要時間進行整理歸納,但核心思想其實就是一點,先緩解底層百姓的生存壓力,這樣一來,國內的矛盾便能暫時解決了。”
“具體方法呢”
“很簡單。”
趙駿說道“比如加耗歸公,取消支移、腳錢、折變、頭子錢等等大量苛捐雜稅。盡量降低農稅比例,提高大地主以及富人階級稅率。”
“那這樣的話,朝廷豈不是少了很多賦稅”
盛度皺起眉頭。
“只是減少了農業稅的比例,伱們知道南宋的稅收是多少嗎”
趙駿反問。
眾人搖搖頭,以前大家問北宋的事情居多,南宋的事情居少,確實沒有聽他詳細說過。
“比北宋還高,普遍在一億貫以上。”
趙駿伸出一根手指頭說道“在南宋只有半壁江山,丟失了淮南、川府以北的大片土地的情況下,稅收還要比北宋高,其實就很能看到問題。”
晏殊驚訝道“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商稅。”
趙駿說道“南宋偏居南方后,為了緩解財政壓力,大力發展貿易。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以及云南的茶馬古道,商品遠銷東南亞、中亞、西亞甚至歐洲,即便和金國對峙,榷場也不關閉,互相貿易買賣,各取所需。使得經濟比北宋還要活躍,商稅高達80。”
“光憑商稅,就能收取八千萬貫”
眾人震驚。
“不止。”
趙駿說道“南宋一年財政最高時達到了16億貫,商稅最高時達到了85,由此可見工商業稅基本上已經取代了農稅,成為了南宋支柱型稅收。”
“你的意思是,大宋應該全力發展商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