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居然就是現實,這一系列限制導致河北路的宋軍束手束腳,不敢放開了打。
要不是范仲淹過來,怕遼國即便是忽然大舉南下,他們甚至只敢待在城里看著遼軍在外肆虐,除了敵人來攻城,都不敢回擊。
幸好老范第二天就趕到了安肅,得知這個情況后,一拍腦門,立即下達軍令,追入遼境,什么時候遇到阻力再說。
有了這個軍令后,宋國大軍這才悍然殺入遼國境內,把那些原本以為安全了的遼國潰卒嚇了個半死,直接繼續往北逃竄,跑到了遼國南京析津府。
析津府守將蕭孝友連忙一邊收攏潰卒,一邊領兵抵御,趁著宋軍在追擊的時候,帶著騎兵偷襲了幾部分宋軍,讓宋軍有了一些傷亡,這才讓殺瘋了的宋軍冷靜下來,慢慢地退回了涿州。
沒辦法,在這樣追擊的過程中不可能把陣型擺開,導致突然遇到襲擊的話,就很難做出應對。也怪那些宋軍貪功冒進,不然的話也不至于有些傷亡。
但好在此戰宋軍大獲全勝,這點小意外并沒有影響到范仲淹的心情,他重新整頓兵馬,北上入駐了涿州。
耶律宗真這邊跑到了定州后,與耶律重元合軍,重新集結了大概七八萬騎兵,往北逃到了蔚州,也就是后世靈丘一帶,隨后從后世蔚縣地區,繞了個大圈才跑回了析津府。
由于此時宋境還有大量潰敗的小股遼軍,如果不清除他們的話,說不好會影響后方安全,所以范仲淹也沒繼續往析津府打,而是調集兵馬進行對峙。
他把五萬西北軍集結起來,又帶了約八萬步卒于遼國涿州范陽駐扎。
后方十多萬大軍,有的負責清剿殘余遼軍,有的負責向前線的范陽運送糧草,還有的立即從滄州、保定、信安、清州等地北上,騷擾析津府東南方向的武清、安次等地。
這樣河北路各地宋軍各司其職,從兩路以鉗形攻勢包圍了遼國的南京都城析津府,頗有些打算趁著這個機會一路北上,收復燕云十六州的態勢。
只是由于宋軍大多數都是步卒,即便范仲淹的指揮調度已經非常可以了,但還是因冗長的陣線以及臃腫的軍隊耽誤了時間。
等他這邊布置好之后,基本上就已經是第二年的一月份,將士們都趕不到好好過個新年,只知道拿著刀槍,殺紅了眼睛,追逐著漫山遍野四處逃竄的遼軍,完全都快忘了過年這回事。
這無疑給了耶律宗真喘息的機會。
幾乎是十二月底的時候,耶律宗真就已經跑回了析津府,重新阻止調動,圍繞著析津府,于漷陰、良鄉、玉河、宛平等地布置防線,在城中打起了防御戰。
對于遼國來說,雖然南京邊境長期漢人生存,且自春秋戰國以來,這片地方就留下了大量漢人城池,讓他們有城池防備。
但游牧民族讓農耕民族打到腹地,且還要游牧民資來防守城池,這絕對是史無前例的事情。
可以說是相當的憋屈了。
一月十三日,耶律宗真面容憔悴地站在析津府城樓上,他看到城池內外,無數漢人百姓踴躍參軍,不由得感嘆道“民心可用啊。”
旁邊張儉心道,那是因為宋國自己對漢人太狠,賦稅高得嚇人,聽說宋軍打過來,即便是漢人都不想當宋朝子民。
不過他自然不會說出來,只是說道“陛下,此番大敗,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宋人火器太厲害,非戰之罪也,面對宋軍進攻,還是應該從長計議,小心為上。”
耶律宗真愁容滿面道“悔不該聽尚父之言,當初確實不應該如此輕率攻宋。若是之前只遣使與宋國皇帝商議,想來也不至于到今天這個地步。恐怕他們自此之后,就要取消歲幣,不再與我們互市了。”
張儉回答道“倒也不至此。”
“哦”
耶律宗真忙問道“尚父還有辦法嗎”
張儉沉吟道“此戰我們雖然大敗,然損失的基本上都是各屬國、部落的人馬,我大遼主力皮室軍倒還算安然無恙,尚有一戰之力。且宋軍長于防守,手榴彈之物想用來攻城是不可能,唯有那大炮若是攻城的話就不好辦,幸好宋軍此物較少,還有回旋的余地。”
“請尚父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