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愿意服從調遣的部落往往都是完全臣服于遼國的忠誠部落,否則也不會跟著遼國去打仗。
遼國只要一直保持強盛,那么這些部落就會一直保持忠誠,不會起什么反叛心思。
可一旦遼國慘敗,又沒有及時安撫住他們,那么這些部落很有可能對遼國心生怨恨,叛亂的種子就可能會萌生,到時候必然會讓國內出現動蕩。
哪怕皮室軍能夠鎮壓一時,卻鎮壓不了一世。
甚至皮室軍都不一定可靠,因為早在遼圣宗時期,皮室軍就已經不止是契丹族,而是各部落遴選的精銳組成。
所以遼國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同時也為了避免國內崩潰,造成內亂不止,然后讓宋國在旁邊看戲,等遼國處于無休止內亂當中,再坐收漁翁之利,遼國必然會選擇殊死一搏。
俗稱光腳不怕穿鞋的。
范仲淹從牙縫間擠出幾個字道“好狠的計策,你們是想把內部矛盾,轉移成為外部矛盾。”
“何為內部矛盾,何為外部矛盾”
張儉疑惑。
范仲淹也沒有解釋,只是說道“這樣打下去,大宋或許會元氣大傷,可遼國必滅無疑。”
“那也比讓宋國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內亂滅亡,讓宋國得了便宜強。”
張儉正鋒相對道“何況此戰我們也不是沒有勝算,從前年你們與元昊交戰,再到今年與我們交戰,你們的手榴彈還有幾顆你們的火炮就真的能擋得住幾十萬大軍嗎”
“大遼南下,元昊也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此時你們西北軍精銳抽調到了河南,你們就真的能全力防守得住我們與元昊一起殊死相搏嗎”
“還有即便是你們能夠防守得住城池,野外的百姓怎么辦兵禍之下,整個北方的黎民都要被卷入其中。”
“哪怕你們不管北方百姓,只想與我們死戰。為了維持軍隊花銷,勢必又要繼續加征賦稅。南方我們或許打不過去,然賦稅大頭全部加征在南方百姓頭上,他們會不會造反起事,會不會抗拒官府”
“到時候留給你們宋國的,只會是內憂外患。而不是什么遼國滅亡,西夏滅亡的情況。”
“因而面對這種你死我活的境地,我希望經略相公想清楚,數百萬,上千萬的黎民死活,取決于你一人。兩國未來是否能夠繼續安穩下去,同樣取決于你一人。”
他目光淡然,依舊是那種平淡的語氣說著這樣極為殘忍的話。
只有這種平淡的語氣,才能讓人感覺到對方只是在陳述一句事實,而不是什么威脅、恫嚇。
范仲淹的眉頭頓時緊皺起來。
他也沒想到遼國這么狠,這一招真是玉石俱焚的玩法啊。
說句實話。
遼國人要想繼續打下去,他并不畏懼。
問題在于,現在的大宋還沒有壓倒性的武力,光靠手榴彈和火炮,雖然能夠決定一場戰爭的走向,卻不能決定一個國家的滅亡。
遼國的體量很大,大到雖然經濟遠不如宋國,可兵馬強悍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不然也不會壓制大宋百年。
特別是現在河北路的手榴彈的確所剩無幾,此戰結束之后,軍中的庫存只剩下數萬顆了。
遼國要是立即發動進攻,與宋國玩命,他唯一的辦法就是只能龜縮回河北,憑借著河北的層層堡壘,抵御敵寇的入侵。
但萬一遼國放棄攻城,舍棄了自己的后方,完全不需要輜重糧草,就是一路騎馬南下,跑去河北大名府劫掠,跑去河南開封府劫掠,跑去一切可以去的地方燒殺搶奪呢
游牧民族可不像農耕民族那樣,需要種糧食保持后勤補給。他們的馬騎在哪里,就在哪里掠奪。后來的蒙古大軍,便是靠這樣的打法一路殺去歐洲。
到時候哪怕范仲淹趁著遼國空虛,占據了整個大遼又怎么樣
宋國腹地被打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