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渙前兩年擔任閬州通判,趙駿路過四川的時候發現他治理得不錯,而且他還是天圣二年的進士,資格資歷相當老,于是去年年底就給他提到了開封做祥符縣縣令。
別看只是縣令,但祥符縣是跟開封縣并列的赤縣縣令,歷史上在元豐改制之前,乃是正五品。
趙駿雖然進行了景佑改制,可并未降低赤縣縣令的品級,所以祥符縣縣令的級別比一般的知州還要高,再進一步往往就是一路的從四品佐官,甚至升為從四品開封府尹也正常。
因而蘇渙算是破格提拔了,從正六品的通判直接升了一級,越過了從五品,現在又得知院賞識,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
蘇洵今年也是來參加科舉的。
他于七年前,也就是二十五歲的時候才“始知讀書”,景佑四年,也就是趙駿應該參考的那一屆,蘇洵來汴梁考進士,未被錄取。
當時趙駿壓根就不知道他的存在,因為那個時候趙駿都已經出去行走天下去了,考試的時候趙駿應該在亳州處理郭承佑。
原本蘇洵經過這次失利后,來年又去考茂才異等科,再次失利,自此要么常年居家讀書,要么到處游歷四方。
一直要到嘉佑二年,送兩個兒子蘇軾、蘇轍入京考試,并且兩個兒子都一舉高中,才會名動汴梁,朝廷邀請他入仕,被他拒絕,從此沉醉于文學家。
但至少此時蘇洵還沒有熄滅科舉的心思,在得知今年朝廷又開恩科之后,就火急火燎地從四川趕來,想參加今年二月的春闈。
由于親哥哥現在是祥符赤縣縣令,所以自然要前來投奔。
“明允啊。”
縣衙后院內,蘇渙看著蘇洵的文章,贊不絕口道“你的文章學問已成,考究古今治亂得失,很有章法啊。”
蘇洵笑道“小弟這幾年在家中也不是什么事都不做,專心研究學問,確實自感增長許多。”
“嗯,若無意外的話,今年你怕是要中進士了。”
蘇渙笑道。
“唉。”
蘇洵嘆道“哪這么容易,要想中進士,就得少跟權貴子弟一榜,不然根本沒有我的份。”
宋代考進士自然也是有黑幕的,比如韓琦就是抓著陳堯佐、韓億、石中立等人搞黑幕,給考官打招呼,幫自家子侄考上進士的證據,這才把他們扳倒。
還有民間傳說馮京考進士的時候,他的對手是張堯佐的外甥石布桐,若非錯把馮京當馬涼,恐怕馮京也中不了狀元。
所以蘇洵才感嘆中進士之難啊。
不料蘇渙沉吟了一下,說道“知院最喜歡的就是才能出眾的學士,所謂舉賢不避親,你若是才能不足,我是不會幫你的,但你的學問已有火候,屆時我拿你的文章給知院看看,看他愿不愿意召你入仕。”
蘇洵大喜道“多謝兄長,多謝兄長。”
正在這個時候,外面衙役進來道“明府,新一期的報紙來了。”
“拿來給我看看。”
蘇渙伸手接過。
他現在每期報紙都訂閱。
不僅僅在于要了解最新時事,還因為趙駿經常在報紙上寫文章。
所以作為趙駿提拔上來的人,自然要時常看看,以聆聽知院的教誨,才能夠更好地治理地方嘛。
蘇渙掃視了一眼,拍案道“好啊,我大宋自立國八十年來,這次狠狠地出了口惡氣了。”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