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宗真坐在了張儉對面,臉上的表情相當難看。
他父親遼圣宗時期,把除契丹族以外的其余民族里的大部落,統一分成三十四個部。
這三十四個部落,就成為了遼國政權基石,他們為遼國貢獻馬匹、兵員、糧草,遼國巔峰時期以不到九百萬的人口,號稱戰兵百萬,主要就來源于這些部落。
不然遼國主體民族契丹族最多時也就一百五十萬人,肯定是拿不出百萬兵馬來。
所以耶律宗真要想號召全國兵馬,自然只能給這些部落下令。
然而事情的結果卻讓他很是難堪。
敵烈八部加起來人口三四十萬,舉族皆兵的情況下,出個七八萬大軍必然沒什么問題,結果卻只打發了幾千人,跟打發叫花子差不多,讓耶律宗真鼻子差點沒氣歪。
張儉嘆息道“這些部落本就與我遼國并無一條心,是先帝當年南征北戰才降服,但自先帝后,也屢次叛亂,大黃室韋、小黃室韋、烏骨、查剌底、鋤勃德、西奚、東奚諸如各部,這些年叛亂還少嗎”
“唉,幸好朕聽了尚父之言,并沒有下令讓他們舉族皆戰,只是讓他們酌情派人,否則這命令下去,怕是不等宋國煽動,遼國就已是到處叛亂了。”
耶律宗真長嘆了一聲。
遙想當年他父親遼圣宗之時,降服北方不知道多少部落,將他們編成三十四部,一聲號召,立即就能統兵五十萬攻打西夏,何等威風。
結果短短的幾十年不到的時間,遼國竟衰敗至此。
除了敵烈八部以外,其余五國部、長白山部、屋惹部、里眉部、東海女直等各大部落,都或多或少,以各種理由少出兵出糧。
最近這段時間,耶律宗真原本年輕人的精氣神,肉眼可見地在消散,重擔仿佛壓在了他身上,喘不過氣來啊。
“宋國不比西夏,西夏國小民貧,即便有能威脅到我們的實力,卻無滅亡大遼的可能。然宋國實力不比遼國弱,甚至還隱隱強盛幾分,若失去了武力彈壓,則只會讓我們的處境更加艱難。”
張儉認真道“陛下,恕臣直言。現在大遼的處境已經很嚴重了。各部因大遼的強盛而歸附,也會因大遼的衰敗而離去。若我大遼強行征召各部,只會給宋國可趁之機,還不如息事寧人,先化解眼前的危急,整頓國內,銳意改制,方能重現先帝時期的盛況。”
“那依尚父之見,朕真的只能答應宋國提出的條件嗎”
耶律宗真皺眉道。
這對于他的威信會造成嚴重打擊啊。
張儉思索道“臣以為只能如此,不過涉及到陛下顏面,臣覺得或許還有別的辦法。”
“哦”
耶律宗真忙問道“如何”
張儉說道“宋國要求兩國平等,但他們卻并沒有真的如此,他們要求我們放開馬匹、礦藏等產出限制,他們卻依舊禁止鐵器流入,這顯然不合理,臣以為,兩邊全面開放,這才合適。”
“嗯”
耶律宗真微微點頭。
張儉繼續說道“至于錢糧的問題也簡單,據臣所知,如今宋國境內的戰馬價格已經漲到一二百貫一匹,若是好的良馬,上千甚至上萬貫都有可能。陛下賣幾千匹戰馬給宋國,然后告訴國內說這是宋朝歲幣,然后賞賜給大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