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點好處就是,他們為了宋夏戰爭以及可能會到來的宋遼戰爭準備了近三年的時間,還算是能繃得住。
雖然物價上漲嚴重,最多也就是歷史上慶歷年和西夏打仗,引發的糧價上漲的最高點而已。
反觀遼國那邊,那是有滅國的危險,所以趙駿不斷鼓舞士氣,讓大家堅持。
崇政殿內。
趙駿正在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根據我們的探馬細作來報,遼國必然是最后的失敗者,現在渤海的渤海人、五國女真部、東海女直部很多遼國部落,都向我們表達了善意,表示只要我們資助他們,他們絕不會跟著遼國南下。”
“這充分說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朋友搞得多多的,敵人搞得少少的這兩句話。”
“那現在遼國為什么還要繃在那里呢”
“我認為原因有兩點,一是他們還是放不下曾經東亞老大的地位,不希望我們與他們平起平坐。這會嚴重影響到他們大遼自詡天朝上邦,萬國來朝的威嚴。”
“第二是他們舍不得每年幾十萬貫白得的歲幣,再加上遼國皇帝、太后壽誕,我們都要送禮,那些都是白花花的錢。”
“在我們后世有個故事,故事說,天橋上有一個乞丐,有位先生每天經過,看到乞丐可憐,就給乞丐一元錢。這天,先生趕時間,路過時忘記給乞丐錢。他走過后,乞丐朝他的背影啐了一口唾沫。”
“一段時間,先生出差,不在這個城市。當他回到這個城市,再次經過天橋,看見乞丐,就走上前去給了乞丐一元錢。乞丐說,你應該給我三十元錢。先生問,為什么乞丐說,你已經一個月沒來了,所以該給我三十元。”
“又過了一段時間,先生路過天橋,沒給乞丐錢。乞丐上前攔住問,伱為什么不給我錢。先生說,我已經結婚生子,錢給了我老婆。乞丐氣憤地說你竟然把給我的錢給了你老婆。”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能看到什么”
趙駿環顧眾人。
崇政殿內趙禎第一個舉手發言道“這是不是指升米恩、斗米仇的俗語”
“不錯。”
趙駿點點頭道“對于遼國來說,就像個一窮二白的乞丐,你長時間給他歲幣,他就會認為這歲幣應該是自己的。卻忘記了這本來就是宋國皇帝愚蠢給他們帶去的好處,一旦皇帝不蠢了,變得聰明起來,不給他們錢了,他們就會認為我們把屬于他們的錢給吞并了,反而怨恨我們。”
“大孫”
趙禎幽怨地看了眼趙駿,雖然似乎夸贊了一句自己聰明,但好像又罵了一句他爹蠢,讓他都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生氣。
“哎呀,我就是在自己人面前習慣了,在外人面前肯定會謹言慎行的,老哥放心。”
趙駿擺擺手道“現在大宋誰不知道當今老哥英明,雖然先帝是軟弱了一些,但生出老哥這樣英明神武,將來堪比漢武唐宗,甚至可能比他們還要厲害的千古一帝,那不就證明了先帝軟弱歸軟弱,基因還是不錯的嗎”
“好吧。”
趙禎哭笑不得,雖說自己在趙駿嘴里快成千古一帝了,應該感到高興才是,但聽著哪就哪覺得不對勁,實在讓人高興不起來。
“那他們要是一直堅持歲幣的事情不放呢”
呂夷簡問。
趙駿沉聲道“那就打得他們放,現在遼國那邊內部已經不穩,端倪出現,耶律宗真要是蠢到想亡國,那就和他打下去吧只要最后勝利的是我們,挾滅遼之威,哪怕國內動蕩亂得不行,也勉強能夠挺住,最后也不過是從廢墟里重生而已。”
“那樣會死很多人的啊。”
王曾嘆了口氣。
“誰又希望死那么多人呢,但還是那句話,我不想現在宋遼全面開戰,讓我們的百姓處于水深火熱當中,但如果遼國逼著我們,我們也只能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趙駿亦是長嘆了一口氣,看向窗外。
每個人的臉上都是凝重。
沒有人真希望開戰。
雖然打起來,他們都認為宋國贏的可能性非常大,至少也得有七成。
問題是即便如此,那也是兩虎相爭,一死一傷。
遼國滅亡了,大宋也不會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