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侍御史是御史中丞的佐官,只有兩個名額,被范仲淹弄給了蔡襄和尹洙,趙駿就沒打算跟范仲淹搶位置,就把楊告安排進了吏部做正三品吏部侍郎。
等到十九日這一天,趙駿又接見了蘇渙。
蘇渙也是他頗為欣賞的官員,他作為正五品祥符縣令,這兩年政績出色,便打算將他提拔為殿中侍御史,瘋狂往御史臺塞人,為新政做準備。
趙駿并沒有召蘇渙過來,而是直接前往了祥符縣衙,一是突擊檢查一下,二是他喜歡這樣四處走走。
一路進入祥符縣衙內,蘇渙得知消息,連忙過來迎接。
“下官見過知院”
縣衙大院內,蘇渙和另外一個三十上下的男子向他拱手行禮。
趙駿點點頭笑著說道“公群,忽然打擾,希望沒有妨礙到你辦公才是。”
“哪里的話。”
蘇渙笑道“知院光臨,蓬蓽生輝啊,快,知院請進。”
趙駿就進入了內堂廳中。
他沒有坐在主位上,有點喧賓奪主的意思。
他不坐主位,蘇渙更加不敢,先向趙駿拱拱手,坐在了他對面的第二個下座上。
“這位是”
趙駿看向站在蘇渙旁邊不敢坐的男子。
蘇渙介紹道“這是下官親弟,名叫蘇洵,字明允。今年大考,他進京考試。”
“洵見過知院。”
蘇洵連忙向趙駿拱手行禮。
“哦”
趙駿上下打量了一下他道“你就是蘇洵”
蘇渙之前來匯報公務的時候,還把蘇洵的文章拿過來給他看過,到時候趙駿夸贊了一句,沒想到這么快見到本人了。
“正是草民。”
蘇洵又見一禮。
趙駿笑道“坐下吧,你兄長把伱的文章給我看過,寫得很好,聽說你還洞悉到了我的策略”
蘇洵坐到了蘇渙旁邊,聽到趙駿說起這個,紅光滿面道“知院那一手妙計,可謂是神來之筆也,令遼國都不敢輕舉妄動,只能乖乖與我們和談。”
“哈哈哈哈哈哈。”
聽到蘇洵的吹噓,趙駿樂得合不攏嘴道“微末之伎,登不上什么大雅之堂。”
“非也。”
蘇洵連忙說道“此乃堂皇大計,千古奇策,令人不可違背的陽謀,絕非什么微末之伎。”
說著他又道“我曾寫過文章,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這遼人如秦,大宋再添歲幣,正如六國賂秦,賂秦而力虧,屆時無非就是讓遼人繼續強大,再來攻打大宋”
“知院自然洞悉了遼人之陰狠,若是如滿朝文武這般,繼續向遼事以歲幣,遼國很快就能從戰敗中恢復過來。到時候他們就一定會再來侵略我大宋,試圖挽回保州之敗威嚴盡失之過。”
“滿朝當中,唯有知院看透了這一切,且怒斥諸公,又設下此等千古奇策,令遼國知難而退,這不僅挽回了可能讓遼國威懾而喪失保州之戰大勝的局勢,也同樣讓大宋不再賄遼以令遼強宋弱,此乃利國利民之計也”
蘇洵一番吹捧,都快把趙駿吹到天上去。
反觀趙駿心里一邊在想我真的這么厲害嗎一邊又略微有些尷尬。
因為他發現一件很丑的事情。
那就是他沒有想到蘇洵這么早就把六國論給寫出來了。
六國論是蘇洵撰寫的權書當中一篇。
于公元1056,48歲的蘇洵帶領兩子來到汴梁,以權書拜謁歐陽修,甚得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