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則是惶恐不安,也是馬上派使者過來,希望能夠恢復宋高之間長久的友誼關系。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北宋時期國際形勢很糟糕,周圍國家地區,除了大理國和北宋保持不錯的關系以外,就只有青塘一個地區與宋友好。
其它地方日本閉關鎖國,不與大宋進行官方往來。
越南從趙光義時期,就與宋國多次發生戰亂,除了最開始是趙光義主動進攻,后來兵敗以外,其它大多數都是越南主動襲擾大宋邊境。
如越南李朝建立之后,從順天五年,也就是公元1014年,到太寧四年,也就是公元1075年,有記載的越南主動寇略大宋邊境就多達十余次,而且經常是“掠牛馬、焚廬舍而還”。
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太寧四年邕州之戰,越軍攻破邕州城池,“殺吏卒、土丁、居民五萬余人”,加上之前所殺的欽、廉二州人,越南軍隊所殺獲不下十萬。
到最后宋神宗忍無可忍,于是派兵進攻越南,雙方爆發宋越熙寧戰爭,打得越南奉表求和,這才結束了宋越敵對,兩國重歸與好。
由此可見熙寧戰爭之前,在宋越關系有多差。
高麗這邊宋初時還好,宋朝建立后,高麗立即遣使向宋朝進貢,接受趙匡胤的冊封,并且采用宋朝的年號。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宋朝與高麗往來頻繁,關系算是非常的鐵。
然而這種友好關系一直持續到公元985年,趙光義一次高粱河之戰,粉碎了大宋收復北方的夢。
遼國出兵高麗逼迫其承認契丹為宗主國,剛開始高麗不答應,但又打不過人家,只好向宋朝求援,希望能得到宋國的庇護。
但趙光義驢車漂移把腦子給飄傻了,此時怕遼國怕得要命,連忙拒絕了高麗的要求,于是高麗就只能停止向宋朝進貢,認遼國為宗主國,自此兩國就斷絕了外交關系。
所以仁宗朝時期,北宋的國際環境確實非常糟糕。
現在卻不同了。
大宋與西夏戰爭還不能說明什么,但保州一戰,打出了名堂,還收復了數百平方公里土地,打得遼人倉惶北逃,一下子聲勢威震八方。
大理國當時其實和宋國不接壤,因為當時云南和四川交界地區盤踞著大量西南夷,位置大概是在后世云南昭通,貴州畢節、六盤水、安順一帶,叫做石門藩部、羅氏部、羅殿部等。
不過這些部落以及大理國由于和四川保持相當繁榮的貿易,有茶馬古道來往,所以消息非常靈通,大理國國主段素興為人荒淫無道,卻不是傻子,立即遣使來賀。
高麗這邊先是觀望了一下局勢,等到十月份遼宋和談的消息傳到了高麗,高麗國主王亨遣尚書左丞金元沖于康定元年十二月出使大宋前來上表。
其實王亨雖然向遼國上表稱臣,但很有意思的是,作為東亞文化圈一員,高麗人其實看不起野蠻的遼人,所以高麗一邊向遼人上供,一邊修千里長城抵御,既雖然打不過你,但就是看不起你的態度。
現在高麗國心中真正的宗主國獲得了大勝,他們自然非常高興,于是過來希望能夠得到前任爸爸的寵愛。
使者金元沖于十二月初出發,中間由于海上事故不得不回去,到十二月底重新備上了給宋國的禮物再次出發,一直到一月下旬才算是平安到達了汴梁。
趙禎接見了金元沖,勉力了一番。
接著趙駿代表政制院與金元沖舉行了會談,會上宋國答應了與高麗結盟的請求,雙方簽訂了宋高防御條約,約定如果遼人毫無理由入侵高麗,大宋將出兵保護高麗的安全。
同時趙駿希望大宋在耽羅濟州島駐兵,以保護宋、高貿易不受到遼國水軍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