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遼國有水軍,但跟大宋的水軍比起來形同虛設,可如果宋國長期在耽羅駐兵的話,那有可能在遼國入侵之時,宋國的軍隊可以坐船北上支援。
因此聽到這個要求,金元沖那是喜不自勝,當場答應。
便在這樣的情況下,高麗認祖歸宗,重新投入舊爸爸的懷抱,雖然王亨也不敢撕毀與遼國的宗藩關系,但至少宋高之間的貿易通暢了許多。
日本那邊倒是一如既往地裝死。
畢竟他們都只給遼國上貢過兩次,還是遼國多次派人去催促,他們才不情不愿地上貢,那自然也懶得搭理宋朝。
眼下的大宋終究已經不是以前讓他們向往的大唐。
但宋國的強大毋庸置疑,何況宋彩幾年前就在日本經營關系,去年又聽從了趙駿的意見,前往日本之后,把石見銀礦的一部分股權交給了日本皇室,在日本得到了一定影響力。
在宋彩等以及擁有部分石見銀礦股份的利益權貴們的引薦和勸說下,大宋于去年十一月遣使去了日本,得到了日本后朱雀天皇的接待。
有內應就好辦事了許多,后朱雀天皇雖然并沒有同意讓宋日關系像唐日關系那樣變成附屬宗藩,雙方也沒有簽訂什么條約,但卻允許大宋在日本對馬島建立據點,允許石見國建立通商口岸,開放經營港口。
如此一來宋、高、日三國貿易基本上就已經得到了落實。
慶歷元年一月,大宋在杭州、通州、明州等地市舶司鼓勵大宋商人前往高麗、日本經商。
希望商人們將大宋的文化、手工藝制造品賣去日本和高麗,讓他們享受一下久違的,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到的儒家文化的熏陶。
這種情況下,趙駿就已經真正實現了最初他的構想。
既五大貿易路線。
第一條,廣州中亞海上絲綢之路貿易。
第二條,江浙宋、日、高三國自貿區貿易。
第三條,四川與大理的茶馬古道貿易。
第四條,陜西河湟走廊以及西夏河西走廊絲綢之路貿易。
最后再加上一條與遼國的北方自由貿易。
周邊國家,包括中亞地區都成為了貿易往來國,大宋的生意一路快做到歐洲去。
二月三日,在做足了充分的準備之后,趙駿于崇政殿,展開了新政發布之前,最后的一次會議。
趙禎高坐主位上,趙駿坐在他旁邊,環顧四周,看著下面諸多執宰,笑著說道“諸位,隨著和西夏、遼國簽訂貿易協定,今年年初又與日本、高麗達成了貿易關系,我的構思已經完成了”
他高興說道“現在唯一還沒有實現的,就是把越南、蒲甘、吳哥培養成糧食和棉花產地,讓他們的人給我們種糧食和棉花。”
“大宋與蒲甘、吳哥并不接壤,我們與他們之間也并無往來,至于越國”
呂夷簡搖搖頭道“與我們關系并不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