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舅父,一起去吃個飯吧。”
五歲的蘇軾說道。
此時蘇程兩家還未交惡,程濬也只是早年看不起蘇洵浪蕩子,一直鄙夷。
現在人家中了進士,那自然情況就不一樣了。
見面子不好駁,程濬也只好答應。
眾人往回走,蘇軾四下掃視,看到這與四川截然不同的景象,好奇說道“父親,這里好破舊。”
“現在是破舊了點,但以后會好起來的。”
“為什么”
“你看那邊。”
蘇洵指著遠處。
蘇軾看過去,就看到遠處很多衣衫襤褸,穿著粗布短衣的農民,正在湖邊開墾。
后世這一片其實就是九江市的城門山銅礦,一直處于開墾當中。
但在古代當時猶如島一樣,湖面積比后世大得多。
譬如后世的賽湖在當時是和長江相連的,九江市的城西港區有一些露出來,還有一些則在江水里泡著。
這使得當時這一片的生存環境相當惡劣,除了銅礦產業以外,幾乎沒有什么農業生產。
程濬好奇道“這是在開墾農田嗎”
“嗯。”
蘇洵點點頭“如今朝廷免稅,允許百姓開墾,且官府會借種子、農具給他們,無地百姓也有田了。”
“為什么一定要種地呢這山里銅那么多,多挖點礦,多造點錢不好嗎”
程濬納悶。
“這自然是好的,但留不住人呀。”
蘇洵苦笑道“糧食要從外面買,也沒什么人來經商。很多雇傭的工人挖了一段時間,就帶著錢去江州城揮霍去了,長久以往,廣寧永遠都只是一個采銅的地方,連個鎮子都不如。”
“那不挺好的嗎”
程濬聳聳肩“伱負責挖掘銅礦,鑄造銅錢,又何必那么麻煩呢”
蘇洵瞥了他一眼說道“這就是你只能做商人,不能做官的緣故。眼里只盯著這點貨物,如何能成大器”
“你”
程濬氣死了。
這好像是他以前說蘇洵的話。
“好了好了。”
程夫人連忙打圓場道“好不容易見面,何必又要爭吵”
“知院說了,為官一方,不僅僅是值守一方安寧,還要造福百姓,建設鄉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