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得意地說道“此番朝廷允許地方截留三成稅務,雖然我們廣寧監以前本來就無需交多少稅,只需要每年給朝廷上交銅錢就是了,但知院說,舍得花錢興建,才有更多的錢出來,若廣寧監人越來越多,越來越興旺,產銅也會更多,錢不也更多嗎”
這次趙駿算是對他寄予厚望,宋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社會對貨幣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即便朝廷置了四十多個銅幣監區,依舊滿足不了需求,所以必須要從海外進口。
現在不僅從日本進口銅,還進口銀,都是為了滿足社會發展。
而以前缺銅嚴重、管理混亂、立額過高等等問題困擾著宋朝朝廷,為此趙駿特意嚴選精明強干的官員擔任地方知監,且不歸州府管轄,直屬于路,先降低定額,留存部分銅錢給地方,讓他們進行發展。
很多監區都設在深山老林當中,除了采礦工人以外,幾乎就沒有其他人,趙駿告訴了他們發展方向,一是要修路,二是要開墾田。
有田有糧食,就能穩定當地物價,吸引人定居。路修好了來得人也多,并且還方便朝廷運送。如此慢慢發展,最終形成一個城鎮居住地,挖礦工人越來越多,制造銅的工匠也會越來越多,不就能帶動整個產業升級嗎
所以金銀銅鐵這種東西,并不是有礦你就能立即富裕,而是需要先把當地的配套設施做好,吸引更多的人,才能提升產量。
否則礦擺在那里,連挖出來都做不到,更別提富裕了。
“可是這里還是好破舊啊”
蘇軾看著遠處的夯土破敗的城墻,覺得這里與老家眉山比起來,差了很多。
“會好的,一切都會變得更好的。”
蘇洵遠眺過去,曠野上已經有人在開墾田地,還有人正在修整道路,現在還沒打算修整城池,先把基礎設施弄好,讓當地能產糧也能產銅,這才是長久之計。
新政下達之后,各地州府縣衙都在搞政績。
信州知州柳永,在私訪民間時,發現弋陽縣有劉姓地主,仗著青山鄉山高皇帝遠,勾結里正和戶長,中飽私囊。
他智取地主狗腿子,摸清楚了村里情況,隨后發動百姓,當場將劉姓地主等一干人等擒拿。
汝陰縣令李孝基發現上司白志鵬縱容弟弟白志遠強買強賣,偷稅漏稅。
于是假意逢迎,實則抓住證據之后,立即舉報。
八月份,隨著全國新政下達,各地一片興旺,農業耕作,商業繁榮,就連造反起義都少了幾分。
汴梁城中,歌舞升平,從廣州運來的棉花一經上市,迅速被搶購一空。
隨著夏稅大幅度減少,市面上能賣的糧食也暴增。
一時間糧價暴跌到了二百多文一石。
預計再過幾年,恐怕回到宋真宗時期,四五十文一石都是遲早的事情。
在與民休息之下,整個國家都出現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八月六日,政制院內,趙駿看著各地公文。
柳永和李孝基的事情他已經處理過,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對罪犯嚴懲不貸。
但這樣的人是殺不完的,特別是新政之下,很容易出現漏洞。
所以在監管力度特別嚴厲的時期,幾乎每天都有這樣的事情上報,以至于最近大理寺和審官院都忙得不行。
“這新政,倒是揪出好多貪官哦。”
李諮搖著頭說道。
他也剛剛處理了一起偷稅漏稅案子,作為工商部尚書,他必須承擔起與財政部下面的稅務部門嚴查商業問題。
現在造假販假都算是小問題了,由于新政太容易偷稅漏稅,預計怕是今年商稅又要大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