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無法無天正文卷第二百六十九章時機已到,準備起兵五月初,趙駿在武安做了十多天的指導工作,把一切事務都安排好,這才回了汴梁。
如今自康定元年戰事停下,年底奠定五大外貿基礎。
然后慶歷元年整頓吏治。
慶歷二年全國減賦稅,輕徭役,擴展外貿,四處搞建設。
到現在大宋已經休養生息兩年半了。
汴梁的物價基本上穩定下來,糧食的價格維持在了240文一石,比貞觀年間3050文一石還差點意思。
但這是朝廷維持糧價的結果,減免了三分之二賦稅,市面上的糧食將會暴增。
糧價暴跌只會傷農。
所以大宋朝廷勒令各地轉運使衙門平價收購糧食,維持物價穩定,順便擴充常平倉,以備災荒年月使用。
至于陳糧則是按照慣例,制作成飼料喂養牲畜,多養豬牛羊,豐富宋人的餐桌。
這里面自然可能有人上下其手。
比如拿陳糧換新糧,以次充好,再把新糧倒手拿去賣掉。
為此全國御史司、皇城司都沒閑著,四處糾察,且御史司政績和績效與嚴查貪腐掛鉤。
甚至趙駿下令,如果能抓到一個貪官污吏,沒收全部家產,其中十分之一,要拿給辦案的御史司官員作為獎勵,并且也是上升的政績。
地方很多御史聽說了這事之后,一個個打了雞血似的,四處糾察貪官污吏,不法商販,開始為自己積累原始政治資本。
要知道很多御史司的新御史往往都是新科進士,這些人剛剛當官,先在朝廷當一年左右的將作監丞、大理評事觀政,然后下放到地方做知縣、推官、觀察使之類。
若是政績出色,就有可能調為地方留守御史、監稅御史、糾察御史、刑名御史等等,職責頗有點像是后世韓國的檢察官。
雖然地方御史司的品級在八品到四品之間,可權力非常大。
而且年輕御史往往都非常有沖勁,即便只是八品官員,也能糾察彈劾七品縣令,五品知州。一旦懷疑,就有行駛調查的權力,可以說職責很廣。
這些人年輕氣盛,不畏權貴,雖然做事容易沖動,遇到那種官場老油條不太好對付,但朝廷怕的從來都不是御史查不出案子,而是怕的御史不去查,怕這些查的人與被查的人勾結。
所以吏治整頓這兩年,就是不停地處理那些官員隊伍里的腐敗分子,不斷地掃清隱藏在朝廷里、地方上,那些以朝廷的名義禍害百姓的害群之馬。
哪怕天下的貪官抓不完,抓下去。就如同田里的野草一樣,時時刻刻清除,才能保證莊稼茁壯成長。
趙駿順著汴河南下,車隊從碼頭回到了皇宮。
他去武安的時候走的陸路,回來的時候卻是走的水路,為的是看看從洺水到漳水,再從永濟渠入黃河回到汴梁的效率。
從目前來看,效率一般。
畢竟除了洺水以外,其它都是逆流,往往要纖夫拉才能拉動大船,效率自然談不上快。
不過從汴梁去武安倒還行,基本都是順流,效率還算可以。
此時正是中午,政制院內大家都在辦事,趙駿回來之前也沒有去政制院,聽說趙禎在后苑,就直接過去找他。
在王守忠的帶領下,他穿過花團錦簇的園林,到了觀稼殿外。
殿外的田埂邊,今年的新麥剛剛收割了,這旱田里種了占城稻的稻苗,旁邊水田則種了早稻,等到六七月份早稻收割之后,又能種一茬晚稻。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都是趙禎自己親自種的。